7月2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东大街社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体验扎染(资料照片)。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8月1日,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西大街社区“荧光童行”暑期公益课堂上,20余名孩子围坐一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唱秦腔经典选段。
在学唱环节,志愿者向孩子们展示秦腔表演中表情、眼神与手势的配合运用。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着练习。
“原来秦腔不光要唱得响亮,脸上的表情和手上的动作也这么有讲究。”朱琛鑫小朋友在体验后兴奋地说。
“以前一到暑假就犯愁,因为上班,我和爱人没法管孩子。多亏社区有暑期托管,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孩子不光能学知识,安全也有保障。”居民范秀说。
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西大街社区开设“荧光童行”暑期公益课堂,招募了10名爱心家长、专业教师志愿者、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安全教育等服务,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孩子带来欢乐假期。
“我们‘荧光童行’公益课堂分为两期,第一期有40多个孩子参加。第二期有30多个孩子参加。”西大街社区党委书记王晓飞说,“引入非遗体验课是今年的创新点。我们借助暑期托管这个平台,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几天,骊山街道东大街社区的孩子们体验了一项非遗技艺——扎染。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用皮筋、夹子将白布捆扎好,再浸入靛蓝染缸,浸泡10分钟捞出拆开后,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就做好了。
今年暑假,临潼区在全区14个社区同步开办形式多样的爱心暑托班。
“我画的石榴花,红得像晚霞。”“我把爷爷种的柿子树画上去了。”8月1日,在临潼区代王街道代西社区的“乐活暑期”七彩课堂上,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志愿者在指导孩子们绘画。
“在暑托班跟孩子们相处几天后,我发现不少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日常活动比较单一。我希望做孩子们的‘大朋友’,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的暑假充满快乐。”志愿者宋梦琪一边帮孩子擦去手上的颜料一边说。
“我们开设剪纸、绘画、音乐、书法以及户外活动和职业拓展等课程,为孩子们提供有趣、有爱、有收获的暑期成长平台,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区暖心。”代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姚丽娜说。
“‘七彩假期’爱心暑托班开设了阅读指导、文体培训及非遗传承等丰富多彩的课程,目前,已惠及临潼区400余名少年儿童。”共青团临潼区委书记赵国华说。
通讯员罗文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