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基层派出所辅警李付清:二十三载默默耕耘、平凡岗位坚守初心

极目新闻记者陈勇

通讯员杨婷婷

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步履铿锵的身影。

他没有耀眼的警衔,却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他年过半百,却仍像年轻人一样冲锋在前。

他就是云梦县公安局城关水陆派出所辅警李付清,一位用23年坚守诠释“最美”含义的基层工作者。

街头“反扒克星”:练就火眼金睛护民安

“看眼神辨意图、看衣着识伪装、看行为抓现行”,这套被李付清称为“三看三盯”的反扒心法,藏着他23年街头巡逻的智慧结晶。

每天清晨,当第一班公交车进站时,他已守在站台;商业街人流最密集的午后,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人群中。

去年早高峰,一名男子在公交站台频繁换位置的举动引起他的注意。

“眼神飘忽不定,手总往口袋里缩”,凭借多年经验,李付清悄悄跟上。

果然,就在公交车开门的瞬间,该男子伸手掏向一位老人的钱包。说时迟那时快,李付清一个箭步上前,牢牢扣住对方手腕,人赃俱获。

这样的场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上演了270多次。

街头巡逻的辅警李付清(右一)

23年来,他带队破获扒窃案件270余起,抓获嫌疑人100余名,让辖区扒窃警情一年年下降。

面对群众的感谢,这个憨厚的汉子总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奖章。”

邻里“金牌调解”:用耐心解开千千结

“矛盾像乱麻,耐心总能解。”这是李付清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独创的“倾听-共情-协商-共赢”四步法,成了化解邻里纠纷的“金钥匙”。

去年夏天,两户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了手。

李付清赶到后,没急着评判对错,而是先去档案室查老档案,再带着尺子到现场一点点测量。

“您看,这是1982年的宅基地证复印件,边界线很清楚。”他拿着证据讲道理,又拉着双方回忆多年的邻里情。

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还一起请他吃了顿“和解饭”。

“倾听-共情-协商-共赢”四步法成了化解邻里纠纷的“金钥匙”

23年来,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有500多起,群众都亲切地叫他“李哥”。

在他看来,调解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修复邻里间的温情。

23年坚守: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从刚入职时的“小李”到如今的“老李”,李付清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基层警务工作。

有人问他:“辅警没头衔没职务,为啥能坚持这么久?”

他的回答既简单又有力:“因为热爱。”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宣言,只有对群众的赤诚。

李付清用23年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平凡岗位上的坚守,终将铸就不凡的业绩;对人民的一片初心,总能绽放最美的光芒。

在云梦县城关镇的平安画卷里,这位53岁的辅警,正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着“最美城关人”的故事。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