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粉丝都知道,日本是强制夫妻同姓的,就是结婚后夫妻必须要么都姓丈夫的姓,要么都姓妻子的姓,不允许各姓各的。这一点上最倒霉的还是天皇家的女儿们,比如现任天皇的妹妹清子和侄女真子,都在婚后立刻冠了夫姓,这是因为别人夫妻或许还能争一下跟妻子姓还是跟丈夫姓的,但是天皇家人家不是凡人,压根就没有姓氏,所以嫁到皇家的女性立刻就没了姓氏,公主们一旦从皇家出嫁,就成为平民,只好跟丈夫姓,谁让你家原来没姓呢?
想也知道,在日本这种女权...一言难尽的地方,必然是妻子随丈夫姓的更多。这给日本女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各种证件都要改不说,如果涉及署名,比如女方是作家、学者、演员等职业,用婚前的名字积累了声望和名气,一结婚改姓了,谁认识你?查出你的论文都没法说这是你的啊!
那么为啥日本要这么干呢?日本很多人都说,这是我们的传统!不能丢!还真不是。因为但凡了解一点日本历史的都知道,日本大部分平民在明治维新之前,就没有姓....
既然都没有姓,那还谈什么同姓?拿什么同?
就算是贵族女姓,比如嫁入德川家的皇女或者贵族女子,也根本不会改姓。比如德川家的诸位御台所(将军正妻),没有一个会改姓德川,她们依然沿用自己娘家的姓氏,比如鹰司、近卫等等,没有姓氏的皇族女子嫁入也不会突然给自己加一个德川的姓氏。
一句话,自古以来并没有这个传统。
那么为啥现在有了这条法律呢?因为明治维新的时候,政府颁布《平民姓氏许可令》,强制每个人都要有姓氏,不许不取。这时候夫妻各自取各自的,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后来可能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一看人家怎么都妻子随丈夫姓呢?一家人齐齐整整都是一个姓多好!于是政府先是在1876年,规定女性婚后还可以使用原有姓氏,但在继承夫家遗产后改为夫家姓氏。到了1898年《明治民法》出台,规定家庭成员必须使用和户主同样的姓氏。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然大部分户主都是男性,所以除了少数入赘案例,这条可以简单理解为强制绝大部分女性婚后随丈夫姓。
直到此时,日本历史上才首次出现“夫妻同姓”的规定。
到了二战后,日本为了体现“男女平等”,将这条修改为:夫妻经协议,可选择其中一人的姓氏作为家庭的代表姓氏;但夫妇依然必须同姓。动动脚后跟也知道,在日本那种一言难尽的环境中,依然是妻子随丈夫姓的多。哪怕在2023年,调查结果也显示约95.2%的妻子在婚后随丈夫的姓。
有进步,但不多。
可能有人好奇,日本女性,或者哪怕入赘的男性,对此就没意见吗?从50年代开始,社会上关于这条的质疑就没停过,不管是起诉还是立法,反正推动“夫妻别姓”的努力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全部都失败了。最高法院数次裁定,夫妇同姓合乎宪法。
目前日本第一大姓是“佐藤”,有学者推演过,如果日本继续坚持“维持现行的夫妻同姓制度”,可能你用不了多久,日本就遍地都是“佐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