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情况又会如何?2022年,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很干脆: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最新研究:美俄若爆发全面核战争,或致全球50亿人死亡)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核战争的阴霾正悄然逼近。 近期,俄罗斯“亚尔斯”洲际导弹进入战斗值班,美国加速部署B61 - 12战术核弹,双方剑拔弩张。 据《自然・食品》期刊模型预测,若美俄爆发核冲突,全球将有50亿人死于核冬天与饥荒。 倘若风暴中心换成中美,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一旦核战争爆发,其带来的灾难将超乎想象。 大规模核爆产生的烟尘会涌入平流层,遮蔽阳光,致使全球气温骤降,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引发全球性饥荒。 届时,国际法将形同虚设,干净的水和食物极度匮乏,全球五六十亿人的生命将岌岌可危。 而局部冲突若升级,同样危机四伏。 例如台海冲突若失控,全球供应链断裂,30亿人将面临饥荒威胁。 中美若走向正面碰撞,三个月内全球GDP可能被削去十分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顶尖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院士却能从容回应:“中国有多 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这份底气源于中国构建的全方位纵深防御体系。 在点防御层面,钱七虎院士团队成果卓著。 早年留学苏联归来,钱七虎摒弃传统堆砌混凝土硬扛的理念,另辟蹊径研发出 “预应力”技术。 1975 年氢弹级核试验中,团队打造的防护门在强大冲击下,变形量仅3毫米。 然而,美军GBU - 28“地堡克星”钻地弹的出现,使传统防护面临挑战。钱七虎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创造出 “梯度强韧化防护结构”。 2016年实弹测试时,模拟弹头侵彻深度从60米锐减至9.3米,94.7% 的来袭能量被成功化解。 为应对更复杂的现代战争威胁,中国构建了面防御体系。 2010年,中国首次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红旗- 19”拦截弹成为守护国门的有力武器。 它射高超600公里,速度超17马赫,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拦截,反应时间不到240秒。 这一系统的建立,极大地削弱了对手饱和式攻击的威力,重塑了核威慑战略格局。 中国还未雨绸缪地打造了终极防御体系,确保文明的存续。 中国战略粮食储备达4.9亿吨,足够14亿人消耗18个月以上,为应对长期危机筑牢根基。 同时,遍布全国的地下生存工程堪称“文明诺亚方舟”。 以成都60米深的地下城为例,可保障十万人长期生存,自持力至少三年,内部医院、净水站、微型农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国际核局势方面,当前全球局势紧张。 美俄掌控着全球9300枚核弹头中的86%。 随着《中导条约》瓦解,高超音速武器竞赛白热化,西太平洋四国航母战斗群与数百架战机对峙,战略误判风险急剧上升。 中国的防御体系并非单纯防守,而是集“拒止”“削弱”“存续”于一体。 以“以盾止戈”为战略目标,致力于建立让对手无法承受代价、无法达成战略目的的体系,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爆发。 这一战略与美俄“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逻辑截然不同,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而独特的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