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临判死刑前高呼:“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替我作证!”
江苏仪征月塘镇有户姓郭的大户人家,祖上几代都是本分地主,这家人有个叫郭良知的当家人,平日里跟穷乡亲们处得不错,遇上荒年还会开仓放粮。
要说这郭老爷也怪,明明端着地主家的饭碗,偏生看不惯那些欺压百姓的勾当。
那年秋天晌午头,郭老爷正在自家田里查看庄稼长势,日头晒得人发蔫,远处土路上突然传来骂骂咧咧的动静。
抬眼望去,本村有名的恶霸赵元和正牵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往镇子方向走,被绑的那人郭老爷认得,是邻村农会会长朱玉和,平日里常帮佃户们打抱不平。
郭老爷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赵元和仗着给国民党当还乡团,专干抓地下党换赏钱的缺德事。
眼瞅着朱会长被麻绳勒得手腕发紫,郭老爷脚下生了根似的挪不动窝。
他晓得朱玉和十有八九是共产党的人,可自己就是个种地的土财主,哪敢跟拿枪的还乡团硬碰硬?
赵元和走到半道碰见熟人,顺手把朱玉和拴在路边的老槐树上,两人蹲在树荫底下抽旱烟吹牛皮。
郭老爷躲在草垛后头看得真切,朱玉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衣裳都叫鞭子抽烂了。
树影子在地上慢慢挪,郭老爷手心里攥着把割麦的镰刀,汗珠子顺着脖子往下淌。
要说这人呐,有时候就是凭股子冲动,郭老爷猫着腰绕到树后头,镰刀尖顺着麻绳缝轻轻一挑。朱玉和也是个机灵人,愣是忍着没吱声。
绳子刚断了个头,远处赵元和突然站起来往这边张望,郭老爷赶紧缩回草垛后头,心都快跳出嗓子眼。
等那两个人又蹲下唠嗑,郭老爷麻溜地把绳子全割开,冲朱玉和使眼色让他快跑。
没成想朱玉和倒是条汉子,死活不肯走,生怕连累救命恩人。
郭老爷急得直跺脚,压着嗓子说:"我堂侄在乡公所当差,亲弟弟是县里的参议员,他们不敢把我咋样!"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当年郭家老太爷送两个儿子念书,老二郭良德确实在县衙门里当差,虽说不是什么大官,可在本地也算有头有脸。
朱玉和这才撒开腿往庄稼地里钻,三拐两拐就没了影儿,赵元和发现人跑了,提着枪追出二里地,连根毛都没抓着。
回头找郭老爷算账时,赵元和那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郭老爷这时候倒稳当了,叉着腰站在田埂上:"你要拿我顶缸,先问问县参议院的郭参事答不答应!"
这话把赵元和噎得不轻,他手下有人凑过来咬耳朵,说郭家确实有当官的亲戚,最后这伙人只能骂骂咧咧收场,活像群斗败的公鸡。
要说世道变得快,转眼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光景,郭老爷这地主身份可就成了烫手山芋,虽说当年救过共产党,可架不住家里亲戚都在旧政府当过差。
土改工作队来抓人那天,郭老爷被五花大绑押到公审大会,眼瞅着就要吃枪子儿。
关键时刻,当年那个钻庄稼地的朱玉和带着县里干部赶来了,这时候的朱玉和早不是农会会长,人家在苏北军区当上了团政委。
公审台上摆着郭老爷当年用的那把镰刀,刀刃上还留着割麻绳的豁口。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作证,说郭老爷这些年没少帮衬穷苦人,工作队核实了小半年,到底把郭老爷放了。
后来政府把郭家老宅改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墙上挂着连环画讲这段故事。
郭老爷活到七十多岁才走,临走前还念叨要把那把救过人的镰刀捐给博物馆。
如今月塘镇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还常念叨,说做人就得像郭老爷这样,甭管什么出身,心里得揣着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