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某影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部经理李四(已化名)在工作中发现影院票务系统里有大量过期的电影兑换券号段被重新延期后继续使用。近7000张电影兑换券都是2022年至2023年陆续到期,但是都被延长至2024年还能继续使用。
是有人入侵了影院系统,篡改了数据,还是公司员工私自使用管理权限非法牟利?影院工作人员立即开展自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根据服务器日志记载的登录信息、操作日志,通过寻找使用过期后延期兑换券购票的人员顺藤摸瓜,最终锁定了该影院离职人员张三(已化名)。
基本案情
张三曾在该影院公司总部工作,于2022年年初离职。张三在工作中曾使用过同事的工作账号,并记住了账号及密码。2022年至2024年,张三在原同事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登录其账号,进入该公司的票务系统,修改已经过期的电子电影券近7000张,延长使用期限一年,并将电子电影券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卖给“黄牛”,重新投入市场继续使用,导致部分用户的纸质电影券无法使用,张三通过此种方式获利,且造成影院损失17万余元。近日,张三因犯盗窃罪被判处刑罚。
检察官提醒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步入职场后,一定要严守底线,切勿因一时贪念,抱有侥幸心理,获取非法利益,自以为“滴水不漏”,实则“掩耳盗铃”,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广大电影爱好者莫贪小便宜,警惕“低价票”,切勿轻易相信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等非正规渠道发布的售票信息,与私人交易没有售后保障,难以维权,最终可能导致无法观影。建议广大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票,优先选择官方售票平台、知名票务平台或影院现场购票,保障自身权益。
同时也提醒影院公司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监督制约,定期升级业务系统,提醒员工定期修改关键业务的权限密码,防止类似行为发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