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保障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奥体南路公交总站举行。作为首次全领域、多单位协同参与的赛事交通应急演练,此次应急演练集结8支队伍、4类应急力量,60余名参演人员与20余辆保障车辆,全面检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确保赛事交通运输安全顺畅、精准高效。
首次全领域多单位联动,多场景演练保畅通
演练以赛事运输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为模拟场景,涵盖驾驶员突发疾病、车辆交通事故、道路严重堵塞、车辆突发冒烟等实战情境,完整呈现人员疏散转运、医疗救护、交通疏导、消防救援等全流程处置环节。演练指令下达后,各单位迅速响应:广州赛区交通服务中心即刻启动应急预案,统筹协调处置工作;广州公交集团紧急调集备用车辆和驾驶员赶赴现场接替任务;公安交管部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疏导交通,保障通道畅通;医疗急救队伍快速开展紧急救治,并将“病人”安全送往附近医院;消防救援队伍开展灭火救援等任务。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处置,保障车辆安全顺利抵达目的地,演练达成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演练为首次全领域、多单位协同参与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应急演练,由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广州公交集团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卫生健康委(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协办。
严把“三关”筑牢防线,强化赛事保障能力
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保障的核心力量,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和广州公交集团承担着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贵宾的交通出行保障工作,同时兼顾保障志愿者和有组织观众的交通出行情况。广州如何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广州赛区交通中心应急信息处处长张新闻介绍,中心紧紧围绕“安全顺畅、精准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严把“三关”强化保障。
在“严把驾驶员准入关”方面,高标准遴选身心健康、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驾驶员参与保障。据悉,广州公交集团内部已遴选出1200名驾驶员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专职驾驶员。同时,通过开展驾驶员赛前健康体检,建立体检档案;安排管理人员每日出车前问询,进行健康状态把关和安全提醒等把好人员安全关。
并且,严把车辆检测关。据张新闻介绍,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采取“赛事专检+日常闭环”模式严格要求车辆检测情况。赛前,开展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安全装置等软硬件安全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建立“一车一档”,达到车辆检测覆盖率100%、合格率100%。赛时,强化每日出厂检、回厂检,建立行车日志和排查台账,形成“检测-使用-复检”闭环管理,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安全可靠。
此外,严把运行监控关。张新闻说:“我们通过智慧交通调度系统,加上卫星定位系统,在整个赛事期间对每台执行任务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另外也做好风险的报警的管理。”
多维优化服务水平,智慧赋能保障出行
此外,在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方面,广州也提前准备、精心保障。
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交通保障,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推动赛事交通服务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交通通道规划上,按“一主一备”原则规划213条、约1300公里赛事保障通道“大流线”,同步编制“一场三站”及赛事场馆等交通组织流线方案以及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小流线”方案,确保关键场所通达。道路与标志优化方面,聚焦枢纽门户、保障通道和比赛场馆。截至目前,48个城市道路品质提升项目已完工,385块涉赛交通标志完成优化,剩余标志牌9月底前完成。公共交通持续优化,优化比赛场馆、商圈等区域公交线网,通过开设临时公交专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加强出租车调度等措施完善换乘衔接。服务标准更精准,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明确十三类客户群体保障服务标准,建立三级调度运行体系,并完成全自动无障碍踏板公交运力改造。智慧交通系统同步发力,通过接入700余台保障车辆、200余条保障通道及路网数据等,实现智能调度、监控预警等功能,提升运行准点率与保障效率。
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女子足球U16测试赛、攀岩测试赛、赛艇测试赛、水球测试赛、武术测试赛、女子足球U16提前赛、排球测试赛、乒乓球群众赛等8项赛事的交通保障任务,累计发送2100余车次,服务各类客户群体3.7万余人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通讯员:交通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