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熊孩子”手游充值2.5万余元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祝嘉忆

为升级游戏充值买装备,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一男孩背着家长给手游充值,闯下大祸。互助县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及时帮助,历时四个月,最终挽回损失1.9万元。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孙子充到游戏里的钱肯定追不回来了……”7月28日,东山乡某村村民保某将一面印有“执法为民伸正义追款挽损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东山派出所民警手中。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东山派出所民警、辅警多次协调、不辞辛苦为其追回手游充值款的暖心故事。

时间回到3月22日,保某夫妇急匆匆走进东山派出所报案求助,称二人银行卡和微信钱包里的钱不见了,而他们也是在给人付款时看到余额不足的提示才发现银行卡和微信钱包里的钱不翼而飞了。“警官,手机一直在我们身边,可钱却不见了。”保某夫妇一脸慌乱,见到民警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二人紧张地说,“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

拿着保某夫妇的手机,民警仔细查看两人的手机微信账单时发现,两人都有不同金额的游戏充值款。“你们家有人玩游戏吗?钱都被充值到游戏账号里了。”原来不翼而飞的钱都被他们的孙子充值到游戏账号了,保某夫妇的孙子趁二人不注意,将银行卡和微信钱包中的2.5万余元陆陆续续充值到了几个游戏账号上。

“警察同志,这钱还能要回来吗?”保某夫妇焦急地询问。经了解,保某夫妇及儿子因做生意较为忙碌,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人都比较溺爱孩子。为了让孩子开心,时常将自己的手机交由孩子玩游戏,却忽略了孩子用手机充值购买游戏装备的事情。

积攒的血汗钱被孩子在手机游戏中挥霍一空,保某夫妇十分自责,深知因平时对孩子疏于管教,才造成如此的损失。

了解事情经过后,民警、辅警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收集了充值记录、微信支付流水等相关证据,及时联系游戏平台客服,详细说明了孩子操作游戏充值的具体情况,并提供了充值的证明材料。由于孩子向游戏平台充值的金额较大,且充值款来自保某夫妇的微信账户,时间跨度较长,给退还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最大限度帮保某夫妇挽回损失,民警、辅警再次对所有的消费记录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并与游戏平台客服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四个月的申诉和沟通,7月25日,游戏平台将1.9万元游戏充值款退还到了保某夫妇的账户。

这也才有了开篇送锦旗的一幕。

警方提示:

暑期、寒假是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高发期,家长需妥善保管手机支付密码,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并定期检查账户消费记录。此外,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中开启未成年人模式,限制游戏时长与充值权限。若遇到类似情况,可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报警,公安机关将协助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