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许维娜)“近年来,昌平区建立‘见投即贷’投后赋能服务机制,启动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持续擦亮‘昌通办’营商品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昌平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表示,去年北京市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昌平区在监管执法、登记财产、产业创新、用工等领域成效显著。
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表示,近三年昌平区年均供应产业用地超千亩,为企业准备了“拎包入住”空间388万平方米。此外还迭代实施8个版本、1242项工作措施,以政府服务做“加法”,换来企业负担做“减法”,打造了企业发展政策、政务、法制和服务四大优良环境。
经济参考报社党委委员李佳鹏表示,将聚焦昌平区改革创新实践,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昌平故事”,深度挖掘推介优秀企业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水平、高价值的思想和决策参考。
抓投资就是抓项目,谋划项目是保持投资有效接续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蒋玮介绍了《推动昌平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2025年项目谋划招募工作方案》。
他介绍,近年来,昌平以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马池口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为支撑的“H”型产业发展格局,未来将在医药健康产业,先进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产业聚焦产业能级跃升。同时,践行民生优先理念,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聚焦“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保障,深化城市空间精细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活力新“回天”。
据介绍,近年来,昌平围绕打造“北京服务”的昌平样板,以“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为牵引,着力谋发展、强创新、优服务,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推动昌平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统计,去年昌平GDP增长6.6%、总量突破1800亿元;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GDP增速达到7.1%、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3%、固投增长15.2%、建安投资增长9.7%,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北京市前列。(实习生赵梓稀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