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7日讯昨天,什邡市老年大学“天府银龄行动”环保志愿者小分队走进川西地区最大的盆景花卉交易市场——什邡市师古镇盆景花卉素材集散中心,开展环境秩序维护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者合影。(白玲/摄)
银发力量护航市场秩序井然
当天一大早,12名身着什邡市老年大学志愿者统一标识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列队集结师古镇盆景花卉素材集散中心,并迅速投入市场核心区域——复兴路及周边街巷的秩序维护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前期培训要求,分工协作、高效服务:志愿者冯正玉耐心引导电瓶三轮车有序停放,确保市场交通顺畅;兰廷英主动协助商户搬运大型盆景,优化展销空间;其他志愿者则分组巡查市场卫生,及时劝导个别商户占道经营行为,确保交易环境整洁有序。
志愿者在市场维护秩序(白玲/摄)
尽管天气炎热,但志愿者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服务,展现了银龄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老年志愿者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他们在,市场管理压力减轻了不少。”市场管理人员张华表示。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市场开市不到一小时,上百家摊位已规范就位,客商采购秩序井然。
志愿者在市场维护秩序(白玲/摄)
专业培训赋能精准服务振兴
作为什邡市“天府银龄行动”的重要实践载体,什邡市老年大学银龄志愿服务队坚持“需求导向、专业服务”理念,定期开展应急处理、文明劝导、产业政策等专项培训,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此次该校师古镇分校环保志愿服务小分队进驻师古镇盆景花卉交易市场前,还特别调研了商户需求,制定了“交通疏导+环境维护+产业宣传”的服务套餐。
志愿服务前培训现场。(白玲/摄)
“我们不仅要维护环境,更要当好产业发展的‘宣传员’。”志愿者冯正玉一边劝导商户保持干净整洁的经营环境,一边向往来游客介绍师古镇“盆景+文旅”特色产业规划。活动当天,志愿者们累计服务商户、游客5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品牌影响力。
志愿者在市场引导商户有序经营。(白玲/摄)
银龄助力产业擦亮特色名片
师古镇盆景花卉交易市场每月逢6日开市,开市以来吸引了成都、德阳乃至外省客商,单日最高交易额达80万元。近年来,当地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打造集散中心、探索“盆景+文旅”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银龄志愿者的加入,不仅优化了市场环境,更以“熟人管理+柔性服务”模式,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志愿者在市场维护秩序(白玲/摄)
“老年志愿者熟悉社区、威望高,在调解纠纷、倡导文明方面作用独特。”师古镇回龙社区党委书记余永建说。什邡市老年大学校长雷春文表示,未来该校银龄志愿者队伍将持续拓展服务领域,深度参与乡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银发智慧”。
志愿者在市场维护秩序(白玲/摄)
从环境维护到产业助力,什邡市老年大学银龄志愿者以“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光彩。这支“银色力量”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纽带、产业发展的新帮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深刻内涵,让银发光辉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更加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