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很多人将朱棣登基视为篡位,实际上朱元璋传朱允炆皇位是有问题的。1398年,朱元璋

很多人将朱棣登基视为篡位,实际上朱元璋传朱允炆皇位是有问题的。1398年,朱元璋驾崩之后,他的皇位继承非常地出人意料,因为他传位给了长孙。可紧接着,朱棣发兵来了一场靖难之役,这也引发了后人的讨论,朱棣登基究竟是不是篡位呢?想要弄清楚朱棣是不是篡位,其实还要从朱元璋的传位说起。 1392年,距离朱元璋驾崩6年之时,此时发生了一个意外,就是他最钟爱的长子朱标突然病逝,这也意味着他一直以来认定的继承人给没了。 那为何朱元璋如此偏爱这个大儿子呢?当然有一大原因是他为人厚道善良。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感情的因素,因为朱元璋很早就有了长子,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其实也是最像普通父子之情的。 而其他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君臣的感觉了。 但是,事情就是如此的不圆满,偏偏在朱元璋指定他为接班人之时,朱标却离世了。 于是一个难题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其实,当时他的儿子们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上来说都是帝王的理想人选,因为他们各个都是战功赫赫的将领。 估计也是因为儿子们都差不多,很难抉择,所以朱元璋干脆将自己的长孙拉了出来。 其实除了一定的偏爱因素,朱元璋还有一个天真的想法。 他觉得朱允炆为人厚道也有关系,可以延续自己的治国理念,并且对于自己的儿子也会仁厚一些。 可是朱元璋算来算去,算到了孙子的宽厚,却忘了他的那些儿子都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王位。 于是在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的缺点暴露无遗,他没有带兵打过仗,也就因为这他根本不具备杀伐果断,震慑朝堂的气度。 而此时的朱允炆也明白这一切,于是他只能依靠着朝堂上亲信来巩固自己的皇位,还想着削弱藩王的势力。 事实证明朱允炆还是错了,他过于着急了,叔叔们对这个做法可是非常不满意。 所以,藩王中最强悍的朱棣就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将最高的那个位置抢过来。 朱棣要出兵,肯定要有个自己的理由,他给出的理由是“清君侧,靖国难”,其实背后的目的就是反抗朱允炆,登上帝位。 怪就怪本来朱棣其实也只是私下想一想,可偏偏朱允炆要对他们这些藩王动手,给了他一个理由。 于是朱棣在1402年,攻进了南京城。 但是朱棣进了南京后发现一个问题,他的亲侄儿却不知道人去了哪里。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哪里了?有人说他命丧大火,也有人说他早就逃到了深山老林之中,改头换姓了。 那朱棣登上皇位后,又如何呢? 其实,他也知道父亲不该隔过他们这些儿子直接传位给大孙子,但是大家可不管什么对不对的。 他夺取了侄子的皇位这一事就是其人生中的一个大污点。 可能正是知道自己的这个王位其实拿来的并不合适,至少不是名正言顺的,所以他也开始想着多做点实事来掩盖一下自己的黑历史。 比如迁都到了北京,在这里修好了紫禁城。 还拨款让郑成功下西洋,带回来不少国外的见闻与商品。 不过,还有一件事朱棣的做法也挺让后人觉得残忍的,就是他将朱允炆的后人都软禁了起来,直到下一任皇帝才将他们放了出来。 虽说朱棣在称帝后为国家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但是历史上也并没有把他当年的靖难之役抹去。 当然这一切还是因为朱元璋传位时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当时朱标继承大位,那么朱棣还会反吗? 参考资料: 史学月刊:略论明代的皇位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