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宣布了 8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一纸声明,宣布把原定8月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宣布了

8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一纸声明,宣布把原定8月7日生效的两大反制措施冻结六个月——不再对美钢铁铝关税“以牙还牙”,也不再把特朗普时代的基准关税与汽车关税纳入报复清单。消息一出,布鲁塞尔阴雨暂歇,大西洋对岸的芝加哥大豆期货却应声回落,市场用价格投票,贸易战可以缓一口气了。

谁能想到,这短短十天里,剧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反转。

7 月下旬,斯特拉斯堡的议会大厅里还火药味十足。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拍着桌子,痛骂美国不肯取消特朗普时期的钢铁铝关税,简直是 “对盟友动粗”。那会儿,欧盟理事会都拍板了报复清单,美国威士忌、牛仔牛仔裤、哈雷摩托车零件,一个个都标好了要加多少税。欧洲企业摩拳擦掌,就等 8 月 7 日一到,让美国商家尝尝厉害。

转折点出现在 7 月 29 日。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带着一叠数据,突然出现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数据上明明白白写着,欧盟去年从美国买的大豆少了 18%,转头从巴西多买了 22%。

维尔萨克没绕圈子,直接放话:要是欧盟敢启动报复,美国国会说不定就会对欧洲的奶酪、葡萄酒下手。这话一出,欧洲贸易官员心里咯噔一下 — 法国波尔多红酒、荷兰奶酪,每年在美国能赚 30 多亿欧元,真要是被加税,损失可不小。

更让欧盟犯怵的是能源这道坎。同一天,德国巴斯夫集团发了公告,说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厂因为天然气供应不稳,已经减产 30%。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赶紧给欧盟委员会打电话,语气急得不行。

这时候跟美国打贸易战,德国化工、汽车这些支柱产业就真扛不住了。要知道,美国可是德国汽车的大市场,去年宝马、奔驰在美国卖的车,占了全球销量的近四分之一。

8 月 1 日,欧盟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开了一整天紧急会。法国代表一开始梗着脖子,说必须对美国还手,不然欧盟的面子往哪搁。可波兰、匈牙利这些中东欧国家的代表立马反对,他们怕美国一气之下,削减对他们的军事援助 —

现在地区安全局势这么紧张,哪能少了美国帮忙。意大利代表算了笔细账:真要是贸易战升级,意大利的橄榄油、皮具往美国卖就难了,保守估计损失得超 10 亿欧元。

吵了一天,最后各方各退一步,欧盟委员会拍板:先把反制措施冻六个月。主席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这半年时间要跟美国抓紧谈判,争取谈出个 “两边都不吃亏” 的方案。但她也撂了狠话:要是谈不出结果,到时候该加的税还得加。

这决定一出来,欧盟内部立马吵翻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欧盟不能总退让,不然美国会得寸进尺。德国总理朔尔茨倒觉得,这是 “聪明的妥协”,能让欧洲企业缓口气。

大西洋那头,美国政府倒是挺高兴。贸易代表戴琪发声明,说这是解决分歧的好开头,美国愿意坐下来谈。可美国钢铁行业不乐意了,美国钢铁公司 CEO 戴维・伯利特指着鼻子骂,说欧盟这是没诚意,美国收钢铁铝关税是为了保护自家产业,轮不到欧盟说三道四。

市场的反应更快。芝加哥大豆期货跌了,纽约原油价格却涨了点,投资者觉得贸易不打仗了,全球经济说不定能好点。欧洲股市也跟着飘红,德国 DAX 指数、法国 CAC40 指数都涨了 1% 多,汽车、化工板块的股票尤其亮眼。

老百姓倒是简单,这事儿意味着短期内买美国货不用多花钱,美国人买欧洲的奢侈品、汽车也暂时不会涨价。可大家心里也打鼓:这会不会只是暂时的平静?六个月后要是谈不拢,贸易战会不会打得更凶?

欧盟这步棋,明显是掂量了半天利弊才走的。现在全球经济本来就没缓过劲,地区局势又乱糟糟,欧盟哪敢同时跟美国撕破脸打贸易战。

只是这六个月缓冲期,真能解决问题吗?美国钢铁铝关税这事儿拖了这么多年,牵扯着两边产业的老利益、政策的老规矩,想半年内彻底摆平,恐怕没那么容易。

接下来这半年,欧盟和美国的贸易谈判肯定是全球焦点。所有人都在盯着:这场贸易战的乌云,到底是暂时散了,还是在憋一场更大的暴风雨?

评论列表

西域客
西域客 3
2025-08-08 18:05
欧盟就是蚯蚓,一点骨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