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我在下吕浦有个房产中介,今年初因经营压力闭店了,但从闭店第三个月开始,却依然会收到电费缴费短信。店铺都关闭了,到底是谁在用我家的电?”近日,市民陈先生拨打新闻热线,就此事求助。
闭店6个月仍产生电费
竟是小区在“盗用”
陈先生下吕浦的店面位于划龙桥路龙野组团北门,这家店面2025年1月底关闭,闭店后就几乎没人到店里去。但3月起,他的手机上仍收到电费的缴费短信。“每个月产生的费用都不同,但都在100至200元左右。”
“我们没闭店前,每个月的电费有多有少,少的300多元,多的时候要1000多元,所以一直没发现店里的电被人盗用的情况。闭店后,我们才发现还有人用着我们店里的电,为此,我们跟小区物业反映过,也跟电力部门投诉过,但最终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一直到8月6日上午,电力部门派出3名工人现场排查,才排查出‘盗电元凶’竟是小区的道闸和监控。”陈先生说。
情况反馈后
接进店面的电力线路完成迁改
8月7日上午,记者跟随陈先生来到现场时,龙野组团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改造。经小区工作人员迁改发现,接入陈先生店面的电力线路一共有三处,第一处为“中广有线公司”承建的公安监控,第二处则是从公安监控处接出的智慧安防系统,最后一处则是从智慧安防系统接出的小区道闸。
当天中午,经工作人员对线路的迁改,第二处、第三处的线路完成迁改。陈先生现场拨打110电话,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将情况反馈到公安监控运维公司,当天下午运维公司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对公安监控线路完成迁改。
业委会、物业公司致歉
承诺协商赔偿问题
随后,记者陪同陈先生来到该小区物业办公室。陈先生向龙野组团业委会负责人和该小区物业(温州骏上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出三点诉求:首先,希望小区重新给他的店面拉一根电力线路,避免他人使用的情况;其次,业委会、物业公司出具书面道歉说明;最后,协商赔偿的具体金额。
对此,龙野组团业委会负责人和温州骏上物业负责人均表示,经电力部门排查以及小区后续自查,确实存在小区道闸、监控占用陈先生店面用电的情况,在此他们对陈先生造成的困扰和损失表示了道歉,并承诺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和陈先生协商赔偿问题。
但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和温州骏上物业负责人均表示,对于占用了陈先生店面用电的情况,他们事先一点不知情,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找专业人员对线路进行了迁改,因此他们认为出具书面道歉证明不合适。
关于具体用电量的认定
双方存在较大差异
陈先生反映,他的店面从2018年开始营业,一直开到了2025年1月底,其间从未怀疑过电费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他怀疑从2018年起就存在电费被盗用的情况,按照商业用电1元多1度的标准计算,他希望小区赔偿损失的电费共计1万7000多元。
而龙野组团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小区道闸的用电在最初是从小区保安亭处接出,当时用的是小区的公用线路,再则2023年4月小区开始污水零直排改造,该工程持续了1年,而北门新的道闸则是2024年1月中旬重新安装的。因此,在此以前,小区肯定不存在占用陈先生店面用电的问题。“当时给道闸接电的为道闸公司的施工人员,可能是他们误接,才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龙野组团小区业委会负责人说,在给道闸接了电外,他们还专门安装了一个电表,该电表显示,一共是760度。因此,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认为,他们承担的应该是这760度电的费用。
陈先生质疑,按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的说法,从去年1月开始一共只用了760度电,相当于一个月电费40至50元。“这跟实际的每月一两百元的扣费显然不符;再则,当小区智慧安防系统和道闸的线路迁改后,我家电表上的‘脉冲灯’闪烁变得慢了很多,显然智慧安防系统和道闸是用电大户;因此我对小区给出的760度用电的数据保持怀疑。后续我将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