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98年,姜昆的老婆李静民从国外回来,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玩耍,感到事情不妙:

1998年,姜昆的老婆李静民从国外回来,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玩耍,感到事情不妙:“小朋友,你的爸爸是谁?”

“我爸爸是姜昆!”

李静民瘫软在地上,想把男孩赶走,她没想到,姜昆真的这样做了,只是随后小男孩的一系列举动,让李静民决定留下这个跟她毫无血缘关系的男孩。

姜昆和妻子李静民的爱情,始于一场漫长的火车之旅。

在那个年代,他们相识、相恋,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姜珊。

然而,因为工作的原因,李静民带着女儿远赴国外生活,姜昆则独自一人在国内打拼。

临走前,李静民曾半开玩笑地对姜昆说:“女儿就放心交给我,你可不要拈花惹草喔!”

姜昆在国内的事业发展很顺利,但内心里,他却始终藏着一个遗憾。

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

这个遗憾,直到他参加了一场福利院活动,才有了改变的契机。

在那次活动中,姜昆结识了一个名叫谢谭的小男孩。

他把谢谭带回家,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家庭的温暖。

一个星期的时间,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

姜昆每晚给孩子讲故事,帮孩子洗澡,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谢谭也从最初的胆怯和害羞,变得开朗起来。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姜昆依依不舍地帮谢谭收拾行李,准备送他回福利院。

可就在这时,谢谭的一句话,彻底击中了姜昆的心。

他哭着说:“我不想回福利院,我想待在这个家。离开就是一辈子,再也见不着了,我希望能留下来在你身边。”

这句话,让姜昆再也无法将这个孩子送走。

他知道,收养孩子不是一个人的决定,但他还是决定先斩后奏,等妻子回来再向她解释。

他为谢谭办理了收养手续,并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姜河。

半个月后,李静民从国外回来,迎接她的,不是姜昆的惊喜,而是一个让她震惊的事实。

当她看到家里多了一个陌生男孩,并亲耳听到男孩说出“我爸爸是姜昆”这句话时,她所有的理智都崩溃了。

她瘫软在地上,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远在国外照顾女儿,姜昆竟然在国内做出了这样的事。

她质问姜昆:“这到底怎么回事?”

姜昆知道李静民误解,立马解释道:“我看这孩子太可怜了,才收养的。”

听了姜昆的解释,李静民也是放下了心,但还是不同意领养这个孩子。

但姜昆却告诉她,收养手续已经办理好了。

面对妻子的愤怒,姜昆无计可施,只好向小男孩使眼色。

小男孩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扑通”一声跪在李静民面前,抱住她的腿,流着眼泪哭着说:“妈妈,请不要送我回去,我以后会乖乖听话的。”

这一声“妈妈”,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李静民内心的母爱。

她虽然气愤,但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她最终还是心软了。

李静民有关节炎,经常腿疼,姜河就主动给她按摩;

她要打扫卫生时,姜河就抢着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妈妈,妈妈”地喊着。

渐渐地,李静民也喜欢上了这个聪明机灵的孩子。

她对姜河说:“妈妈错了,不应该那样对你,以后我会比爸爸更疼爱你的。”

有一天,姜河的哮喘发作,脸色发紫,全身颤抖。

李静民吓得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因为姜昆要演出,李静民就没日没夜地在医院照顾。

看着这个曾经严厉,如今却辛苦照顾自己的“妈妈”,姜河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紧紧地抱住李静民,不停地喊:“妈妈,妈妈”。

那一刻,他们之间血缘的隔阂,彻底被爱填补了。

有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姜河不再像以前那样胆怯,而是变得活泼好动。

然而,与女儿姜珊不同的是,姜河不爱学习,这让姜昆有些头疼。

在与好友牛群聊天时,牛群建议他:“应该让孩子去练杂技,这样正好能发挥他的优点。”

听从了牛群的建议后,1999年,姜昆将姜河送到了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开始学习专业的杂技表演。

这条路很辛苦,但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和鼓励,姜河最终坚持了下来。

2006年,他成功考入军区杂技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

姜昆和李静民的善良,不仅给了姜河一个家,更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未来。

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姜河没有因为被亲生父母抛弃而对世界失去希望,反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投身到回报社会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