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65年,我军飞行员高长吉违背毛主席禁令,擅自出海作战,击落国民党嚣张已久的R

1965年,我军飞行员高长吉违背毛主席禁令,擅自出海作战,击落国民党嚣张已久的RF—101侦察机,毛主席听说后作出批示:“高长吉打得好,要予以嘉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世纪60年代初,退守台湾的国民党空军仗着美国撑腰,隔三差五就派侦察机往大陆沿海钻。 最让人头疼的是一架叫RF — 101的“巫毒”侦察机,这玩意儿飞得贼快,能达到1.8马赫,相当于每小时2100公里,比咱们当时主力战机歼 — 5快了近一倍。它还装了电子干扰设备,雷达刚锁定它,它就“滋啦滋啦”放噪音,搅得引导系统直犯晕。 从1960年到1964年,这种“幽灵飞机”在台海上空晃悠了300多架次,把咱们沿海的军事部署摸了个七七八八。 转机出现在1964年,咱们自己造的歼 — 6战斗机开始大规模列装部队。 这飞机虽然是仿苏联米格 — 19造的,但胜在实在——爬升快、机动灵活,30毫米航炮火力也足。 空军第18师的飞行员高长吉,就是最早摸透歼 — 6脾气的人之一。 他1958年入伍,飞行技术扎实,平时训练总爱琢磨:“打这种‘打了就跑’的侦察机,不能跟它硬拼速度,得等它露破绽。”他和战友们反复模拟对抗,总结出一套“提前占高位、等它低飞时猛追、咬 住尾巴就开火”的战术,被师里评为“拦截标兵”。 有老战友回忆:“老高坐在驾驶舱里特别稳,总说‘急什么?该它慌的时候自然慌’。” 1965年3月18日这天,汕头雷达站的警报声撕破了清晨的平静。 值班员盯着屏幕喊:“两架高速目标!从台湾方向过来了,像是RF — 101!”高长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机会来了。 他跳上歼 — 6冲上天,螺旋桨卷起的气流掀动机翼,他咬着牙把油门推到底,战机像离弦的箭直往上蹿。 等爬到万米高空,地面雷达引导他调整方向,刚好卡在敌机可能的航线上。 可刚等了不到十分钟,耳机里突然传来指挥部的声音:“敌机转向低空掠海,注意监控!” 高长吉赶紧往下看,果然两个小黑点正贴着海面飞,浪花都快溅到机翼上了。 他心里明白,这是敌机惯用的“耍花招”——贴着海面飞,雷达很难锁定,等咱们战机俯冲下去,它早钻进云层或者拐弯跑了。 “01号,01号,敌机即将脱离我拦截范围,是否继续追击?”地面指挥的声音带着点犹豫。 高长吉盯着瞄准镜里的两个小点,手心全是汗。 他知道,这时候如果追出去,就违反了“不得越海岸线作战”的命令——万一和美军飞机撞上,麻烦可就大了。 可他又想起前几天战友说的话:“昨天又有侦察机飞过厦门,他们拍到了新修的炮兵阵地!”要是这次再让这架RF — 101溜了,说不定下次它就会带着更详细的情报回来,到时候遭殃的可能是阵地上的兄弟,是沿海的村庄。 他咬了咬牙,对着耳机喊:“01号明白,继续追击!”说完猛地压低机头,战机擦着海浪尖儿冲了出去。 海风灌进座舱,高长吉的眼睛紧紧贴着瞄准镜。 RF — 101的飞行员显然也发现被盯上了,猛地一拉操纵杆,战机像条灵活的鱼,“唰”地往上窜。 高长吉早有准备,跟着往上提机头,两机的距离始终咬得死死的。 当距离缩短到300米时,他瞅准敌机转弯的瞬间,三门30毫米航炮同时开火。炮弹拖着橘红色的尾 焰呼啸而出,精准地砸在RF — 101的右翼上。 一声巨响,敌机机身腾起黑烟,歪歪扭扭地往下掉,最后“轰”的一声扎进了汕头以东的大海里。从发现目标到击落敌机,不过三分钟。 战斗结束那天,高长吉本以为能松口气,没想到刚落地就被带到了师部。 原来,他“违令出海”的事已经报到了上面。有人觉得,军令如山,就算打落了敌机,也得按规定处理。 可当空18师的报告送到北京,里面详细写着:“敌机已进入最佳攻击范围,若放弃追击,极可能泄露我雷达部署及歼 — 6战术性能。” 毛主席看了报告,大笔一挥写下:“高长吉打得好,要予以嘉奖。” 这八个字像颗定心丸,让所有飞行员都明白:战场瞬息万变,该拼的时候就得拼,国家利益面前,没有“该不该”,只有“必须做”。 后来高长吉被记了一等功,还去北京参加了英模大会。转业后留在部队当飞行教员,带出了几百名徒弟。 有年轻人问他:“您就不怕违反命令挨处分?” 他总是笑着说:“怕啥?咱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本分。要是为了怕处分就让敌人的飞机随便逛,那才真该挨骂。” 现在再看这段历史,那架坠毁的RF — 101不只是个战利品,更是中国军人骨气的见证。 从高长吉到今天的飞行员,变的是战机型号,不变的是守护祖国蓝天的决心。 咱们普通人可能一辈子碰不上开战机的机会,但那份“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担当,放在哪儿都需要。 信源:1965年,高长吉违反禁令击落敌机,毛主席:畏首畏尾打不了胜仗-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