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中国华电集团上半年新能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引擎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华电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水、火、风、光”四轮驱动战略,推动发电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新能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引擎。

核心数据:新能源引领增长,传统能源结构优化

总量与结构突破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华电集团总发电量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首次突破35%,达385亿千瓦时,同比激增32.7%。

传统火电发电量虽同比下降6.4%(受区域电力供需宽松及调峰需求影响),但通过灵活性改造和容量电价机制,火电综合效益提升,平均利用小时数稳定在3200小时以上。

子公司亮点纷呈

华电新能:上半年发电量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7%,增速领跑行业,其中湖南分公司单日发电量达2311.59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华电西藏公司:截至6月累计发电量13.6亿千瓦时,占西藏自治区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琼结风电项目(一期)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1.63亿千瓦时,惠及近10万户牧民。

华电国际:虽火电发电量下降6.4%,但气电、水电分别增长9.9%和8.4%,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至30%,容量电价收入贡献显著。

驱动引擎:重大项目、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

风光大基地全速推进

青海柴达木基地:总投资800亿元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开工,规划装机1924万千瓦(新能源占比85%),配套“青桂直流”特高压通道,预计2027年投运后年送电量365亿千瓦时。

西藏芒康昂多光伏: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1800兆瓦光伏项目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底并网,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374万吨。

叶巴滩水电站:金沙江上游装机224万千瓦的水电项目首台机组完成吊装,2025年底投产后年发电量102亿千瓦时,将通过特高压通道送往华中地区。

技术创新赋能效率提升

构网型储能:华电喀什百万储能项目首批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单元并网,采用“构网型+常规储能”双模式,预计降低喀什地区弃光率10个百分点。

AI与大数据应用: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调度系统,在山东、江苏等区域实现电网实时监控,新能源消纳率提升5个百分点,设备维护成本降低15%。

火电灵活性改造:黑龙江660MW热电联产项目获中央财政贴息,通过“三池联动”资金管理模型降低工程造价3.2亿元,供电煤耗降至285克/千瓦时。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容量电价机制:火电调峰收益纳入政策保障,华电辽能等子公司容量电价收入占净利润82%,有效对冲电量下滑影响。

绿电补贴延续:2025年6月前并网的风电项目仍享受固定电价,华电丹东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锁定年增收入18亿元。

跨境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中尼跨境电网互联项目,探索风光电出口尼泊尔的新模式。中国华电的“四轮驱动”战略不仅实现了发电量的历史性突破,更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为能源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