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控血糖经历:从20以上降至6以下! 血糖的骤然升高,曾给我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而通过科学调理实现的快速改善,让我深切体会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现将这段经历分享出来,愿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些许参考。 一切的转折始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去年家人不在身边,我彻底放纵了饮食:用各种含糖饮料替代白开水,狂吃高糖水果。自助餐更是常客,对甜食的偏爱达到了不加节制的程度。 这种无序的饮食模式,最终以身体的异常发出了警告“伤口难以愈合,双眼视物模糊,体重也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 怀着不安的心情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竟高达20以上,远超正常范围,随后我接受了住院治疗。 作为曾经接触过医学知识的人,我明白高血糖的背后是代谢功能的紊乱,这既与遗传因素相关,更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出院后,我决心从根源入手,制定并严格执行控糖计划,核心围绕“控制饮食+药物治疗+规律运动”三个方面展开。 药物治疗上,我遵医嘱每天早晚饭中各服用两粒二甲双胍,为血糖控制打下基础。 饮食调理则更为关键:早餐以两匙蛋白粉、一匙脱脂奶粉搭配两小包全麦面包、两块全麦饼干和半根玉米,保证营养均衡且低升糖; 午餐和晚餐严格控制主食量,米饭1-2两,搭配半碗蔬菜和2-3两鱼或肉,确保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的摄入; 若中途感到饥饿,便选择黄瓜、西红柿等低糖果蔬,或一块肉包来补充能量,避免因过度饥饿导致后续饮食失控。 运动方面,我坚持每天慢跑3-5公里,风雨无阻! 规律的运动不仅能促进能量消耗,更能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助力血糖稳定。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样的综合调理下,我的空腹血糖从最高时的20以上,仅用一个月之内便降至6以下,身体的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代谢性疾病,科学的方法与坚定的执行力缺一不可。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控糖之路或许需要长期坚持,但只要找对方法、付诸行动,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希望我的这段经历,能为正在与高血糖抗争的有缘人带来一点信心与启发。 下图是本人今日晨起空腹血糖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