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压印度的当下,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对印度再补一刀,回忆一下,印度每次在我们有危机的时候全部是落井下石。 最近国际局势有点意思,美国突然对印度下狠手,关税直接飙到50%,印度也不怂,反手就暂停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军购订单,包括“斯特赖克”装甲车、“标枪”反坦克导弹和P-8I反潜机。 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是两个“塑料盟友”在互相伤害,但问题来了,美国现在狂压印度,咱们要不要趁机也补一刀?毕竟,回顾历史,印度每次在中国遇到麻烦时,可从来没手软过。 中印洞朗对峙,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度在南海和菲律宾搞联合军演,甚至今年5月印巴冲突时,印度还试图拉美国介入,给中国制造战略压力。 现在轮到印度被美国收拾了,我们是不是该“礼尚往来”?还是说,以德报怨,给印度留条退路?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琢磨。 印度现在的外交处境,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左右打脸”,一边被美国加征50%关税,经济受挫;一边又因为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和武器,被西方贴上“不可靠伙伴”的标签。 更尴尬的是,莫迪政府原本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结果现在两头不讨好,美国嫌它不够听话,中国嫌它反复横跳,俄罗斯虽然还在卖它石油,但也救不了它的经济困境。 印度这些年对中国的态度,总结起来就是,“趁你病,要你命”,2020年,中国正全力应对疫情,印度却在边境搞突袭,导致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 2024年,美国在台海、南海频频施压中国,印度立刻凑热闹,派军舰和菲律宾搞联合巡航,试图在南海刷存在感,今年5月印巴冲突时,印度甚至空袭靠近巴基斯坦核设施的军事基地,差点引发核危机,逼得美国紧急介入调停,这些操作,摆明了就是在中国的战略软肋上捅刀子。 现在,轮到印度自己倒霉了,美国突然翻脸,不仅加征关税,还公开批评印度“资助俄罗斯战争”,直接打脸莫迪的“战略自主”人设。 印度经济本来就脆弱,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升反降,失业率飙升,现在又被美国贸易大棒砸中,卢比汇率直接崩到历史新低,更讽刺的是,印度之前还指望美国帮它对抗中国,结果美国第一个收拾的就是它。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该不该趁机“补刀”?从现实角度看,印度现在内外交困,如果中国再施压,比如收紧稀土出口、限制关键零部件供应,或者在中印边境加强军事部署,确实能让印度更加难受,但这么做,会不会把印度彻底推向美国?还是说,反而会让印度认清现实,主动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其实,印度现在最怕的不是中国的报复,而是被中美同时孤立,美国已经对它失去耐心,如果中国也彻底关上合作大门,印度就真的成了“外交孤儿”。 所以,中国完全可以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比如维持部分供应链合作,甚至可以重启中印俄三边对话,给印度一个台阶下,毕竟,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印度,可能会更疯狂;而一个有点退路的印度,反而更容易谈判。 印度现在的困境,完全是它自己“作”出来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没必要学美国那样直接加关税,但也不能轻易放过它,最好的策略是,让印度自己意识到,对抗中国没有出路。 我们可以保持经济上的适度合作,比如不主动切断关键供应链,但同时要在边境和南海保持强硬,让印度明白,搞小动作的代价很高。 如果印度聪明的话,它应该趁现在美国翻脸的机会,重新调整对华政策,否则,等美国彻底放弃它,中国也懒得搭理它的时候,印度就真的没牌可打了。 说到底,国际政治不是小孩子打架,没必要“你打我一拳,我必须还一脚”,真正的智慧是—让对手自己意识到,跟你作对,不如跟你合作。 印度如果能想通这一点,或许还能找到一条生路,如果想不通,那就只能继续在美中的夹缝里挣扎了。 信息来源: 特朗普对印度关税翻倍升至50% 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利益 2025-08-07 10:35·凤凰卫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