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万起,问界M7把价格刀尖对准小米YU7的喉咙。 它把入门价压到24万以内,就是告诉年轻人:别只盯着小米的“3分钟20万订单”,华为系也能打性价比。 192线激光雷达、4.8秒破百、1300公里续航,这些硬货堆出来,是为了掩盖一个事实——老款M7被吐槽“贵得没理由”,现在用配置增量换价格诚意,直接把战场拉到小米家门口。 再看小米YU7,25.35万起,顶配32.99万,看似重叠,但问界用“6座+华为智驾”的组合拳打小米的“5座+流量光环”。 说白了,华为在赌:家庭用户要的是“能装人能跑长途”,不是“跑分冠军”。 最后留一句:24万买华为智驾,还是25万买小米热度?你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