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巴菲特宣布退休,而他的一则大胆预言,更是引发全球轰动!他说:“20年或50年后,日本和美国都将更强大!”那么中国呢?巴菲特接下来的一席话,更是语出惊人…… 沃伦・巴菲特向自己的年纪低头了。 如今的巴菲特已经 90 多岁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在今年 5 月初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 他将请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在今年年底让格雷格・阿贝尔接替他担任首席执行官。 这个消息,让全球投资者都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的投资计划。毕竟巴菲特的每一个决策,过去往往都能在投资界掀起不小的波澜。 紧接着巴菲特还说出了一番大胆预言,直接引发了全球轰动。他声称 20 年或 50 年后,日本和美国都将变得更强大。对美国的前景看好,很多人觉得还算在意料之中。 巴菲特认为,美国凭借 200 年构建起的创新生态,其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加上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打算豪掷 2000 亿美元建造 AI 数据中心等,表明科技投入仍在持续加码,未来有望延续发展强势。 至于日本,巴菲特觉得它正走出 “失去的二十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从 2020 年起,对日本企业投资高达 235 亿美元,已盈利 97 亿美元,投资成绩让他对日本更有信心。 他看重三菱商事等五大综合性商社对资源的把控与产业的整合能力,认为其可让日本在全球供应链波动时占主动。同时,发那科、信越化学等在机器人、光刻胶等细分领域的统治力,也让日本经济的竞争力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日本政府通过数字化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努力,巴菲特同样看在眼里。 然而,巴菲特提到日本和美国之后,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国身上。大家都想知道,对全球增长较快的中国经济体,巴菲特有着怎样的看法? 其随后的话却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 巴菲特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巴菲特持有谨慎态度,主要因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一些新挑战。中国曾创造了 40 年年均 9.2% 的增长奇迹,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上升至 14.9%,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问题可能会影响生产能力。 同时,在半导体等 “卡脖子” 技术领域,中国面临外部技术压制,2025 年 28nm 以下高端芯片代工市场中,中国仅占 5% 份额。 另外,巴菲特作为长期习惯美国式自由市场的投资者,其认为中国公有制占比大,政府管理较多,这让习惯了完全市场化投资逻辑的他不太适应。 不过,巴菲特的观点只是其基于自身投资逻辑与现有认知的判断。中国也在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为化解债务风险,中国推行债务置换与财政重整等举措。 针对人口结构变化,中国 16 至 25 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 13.8 年,意图依靠人才红利,助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保持未来的增长潜力。 所以,中国未来发展如何,最终仍由中国人自己的行动来决定,并非一个投资家的谨慎言论就能左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