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7日,毛主席的亲家翁孔从洲将军去世时,孔令华和妹妹孔淑静在父亲遗容旁守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6月7日21时3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这是孔从洲去世时,《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同时于当日播放、登载发出的孔从洲去世的消息。 他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亲家翁、李敏的公公。 孔从洲中将的一生非常传奇。1906年10月2日,孔从洲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17岁投身到忠于孙中山先生的杨虎城部队。 1936年12月12日,30岁的孔从洲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全程参与了著名的西安事变。 按照张学良、杨虎城的部署,两三小时内,城防司令孔从洲指挥部属一举解除蒋介石布置在西安的军、警、宪兵和特务组织,一个不漏地抓捕了包括陈诚、卫立煌、蒋鼎文在内的军政要员。 而且,作为东北军和西北军联手起事捉蒋的1936年12月12日凌晨那两颗信号弹,是孔从洲指令士兵发射的。 这两颗射向西安古城高空的信号弹,扭转的却是整个中国的时局。孔从洲戎马一生,不知发射过多少颗进攻的信号弹,都比不上这两颗耀眼。 作为一个军人,一生中能有这样重大的历史性机遇,足以骄傲自豪,足以告慰平生。 之后每年的西安事变纪念日,孔从洲做为事件的参与者,都会被受到邀请,这是他最重要的日子。 1956年,孔从洲在沈阳高级炮校工作时,周总理邀请他参加西安事变20周年纪念会,他感慨万千,写诗一首: 虏骑风尘满蓟燕 操戈同室犹相煎 五湖潮涌申胥恨 三晋人歌魏子贤 旗奋农工齐缚虎 虏骑风尘满蓟燕 手翻风雨独违天 川江血浪台山月 悲愤千秋共泫然 这诗风豪情和毛泽东的诗有相似之处。 孔从洲和河南有不解之缘。他的妻子钱俭是河南南阳人,他在河南巩义率部起义,抗日战争八年时间,他一直战斗在中原这片土地上。 1990年,孔从洲重病住在301医院,他常和陪护的女儿谈起抗日战 争,有时甚至流着眼泪呼唤着牺牲战友的名字。 保卫中条山,血战永济六昼夜,中原大战,他都身先士卒,和他率领的将士们一起与敌拼搏。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孔从洲为建立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不停地奔走。 1990年10月,“报国亭”在黄河之滨的邙山落成。孔从洲亲自为碑亭题名“报国亭”,并在碑侧分别题写了挽联:“抗日烈士千古”,“铁骑摧强敌,碧血愿浇华夏土;丹心报祖国,豪情当化大河涛。” 可惜,“报国亭”落成时,病中的孔从洲不能亲临谒碑,他的妻子、儿子、女儿来到郑州参加了报国亭的落成仪式。终于了却了孔将军的一桩心事。 孔从洲有一子一女,儿子孔令华,女儿孔淑静。孔令华和毛主席的长女李敏算是青梅竹马的同学。1959年,毛主席为他们亲自主持了婚礼。 毛主席和贺子珍非常喜欢这个女婿,并称亲家翁是个“老实人”,把儿子培养的非常好。 孔从洲将军的一生非常传奇,和毛主席、贺子珍做了儿女亲家,为他又增加了一个传奇的身份“毛主席的亲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