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孩子打鼾张口呼吸 警惕腺样体肥大

转自:天津日报

暑期来临,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来了不少睡觉爱打呼噜的小朋友,妈妈们告诉医生“孩子年龄不大,鼾声够响,连睡觉都不闭嘴”。对于耳鼻咽喉科医生来说,这大概率是腺样体肥大在作祟,通常会让家长做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

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相立说,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属于淋巴组织,在儿童2岁至6岁时处于增殖旺盛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正常的腺样体对儿童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但当它异常增生肥大时,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呼吸不畅与缺氧、生长发育受阻、腺样体面容、中耳炎和听力下降以及邻近器官感染等。孩子主要表现为长期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长期口呼吸破坏颌面发育,导致长脸、高拱腭、牙列不齐(龅牙/地包天)、唇形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腺样体面容”,形成后矫治困难。

“一些家长对腺样体肥大错误的认知和解决方法,可能延误该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杨相立说。比如盲目等待自愈,部分家长认为腺样体到了一定年龄会自行萎缩,即便发现孩子有症状也不重视,导致了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的后果;滥用抗生素,看到孩子有鼻塞、流涕症状,就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但腺样体肥大并非都由细菌感染引起,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破坏孩子的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盲信网上“神器”,有些家长购买网上的闭口粘贴神器,自行将孩子口唇贴紧,使其夜间无法张口,殊不知孩子已经鼻塞无法呼吸,再贴住嘴巴,会导致夜间缺氧,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此外,还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谈医色变,想到做内镜检查就惧怕痛苦,抵触就医,耽误了诊断及治疗。

杨相立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鼻咽侧位片等检查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轻度和部分中度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可先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局部炎症,口服孟鲁司特钠改善过敏症状,同时注意增强孩子体质,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对腺样体的刺激。当腺样体肥大达到三度及以上时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孩子睡眠和生长发育时,应听从医生建议,及时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目前多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通讯员张靖萱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