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66年,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13岁时,曾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握手并合影留念,

1966年,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13岁时,曾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握手并合影留念,而她也因受到主席的接见成为当时的明星人物,她的现状如何呢?

那年在天安门城楼上,13岁的焦守云赤脚踩着磨破的布鞋,补丁衣襟被风吹得翻卷。

当主席温暖的大手握住她时,这个刚失去父亲两年的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要像爸爸那样为老百姓做事的人。

此时在她身后是百万红卫兵的欢呼浪潮,而在她面前是共和国领袖赞许的目光,而她的目光却穿过人海,落向河南兰考那片父亲未治完的沙丘。

要知道他爹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公仆的典范,他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直到现在焦裕禄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激励着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而焦裕禄留给六个孩子的遗产,只有半本《毛泽东选集》和一块罗马表。

在1964年肝癌离世前,他攥着妻子徐俊雅的手嘱咐,别向组织伸手要救济。

而这句话成了铁律,全家九口靠母亲每月63元过活,孩子们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大姐的裤子改给小妹穿,磨破的布鞋露出脚趾也舍不得扔。

最艰难时,邻居偷偷送来一筐红薯。

之后母亲连夜让大女儿挨家送还,昏暗油灯下,六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听训,人家说你们是焦裕禄的孩子,不是徐俊雅的孩子!

然而这句话像烙印烫进骨髓,英雄后代的招牌,不是通行证而是紧箍咒。

直到1968年招兵季,15岁的焦守云本可凭“主席接见过”的特批入伍,但是却执意排在兰考县医院体检长龙里。

焦守云的生活没有因英雄后代的光环改变,他依旧坚守着父亲留下的铁律,从来没想过靠着父亲的光环行便利。

体检那天护士捏着她细瘦的胳膊犯难,体重差三斤啊!

然而带队军官红着眼圈签字,这姑娘扛得住!

还有后面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因为太阴暗是焦书记的女儿。

之后在武汉军区当卫生员时,她总抢夜班。

有次凌晨背高烧战友去急诊,黑灯瞎火摔进排水沟,爬起来第一句话是问,药瓶摔碎没?

在野营拉练中,她帮脚打泡的战友扛背包,瘦小身躯压着两个行军包踉跄前行。

三年后全军比武,这个记电话号码过目不忘的姑娘,胸前挂上了侦察兵比武金牌。

在1978年转业到郑州铁路医院急诊科,焦守云成了“移动的焦裕禄纪念馆”。

同事常见她午休啃冷馍看父亲传记,却不知她儿子正发高烧在家。

有次农药中毒的农民被抬进来,她连续洗胃两小时,自己晕倒在处置室。

护士长翻她工资条才知,月薪38块,这远比同龄医生低两级。

最刺痛的是1990年大姐下岗。

外甥蹲在火车站扛包谋生,站长认出是焦裕禄外孙想照顾轻活,大姐连夜赶到郑州求情“让孩子凭力气吃饭,别给父亲名字抹灰!

那天焦守云把攒的200块塞给大姐,姐妹俩在火车站长椅哭到末班车收班。

2008年奥运火炬在开封传递,55岁的焦守云高擎圣火跑过包公湖。

记者追问感受,她抹汗轻笑,火炬是传给父亲的,我只替他捧一会儿。

这话藏着半生执念,英雄之名不是光环而是灯油,要燃着照亮别人。

七十岁这年,她干了两件“时髦事”,监制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坚持加入父亲拉二胡跳舞的片段,他不是苦行僧,会给我买时髦毛背心。

带着泡桐木古琴走进高校,给00后看当年天安门合影,父亲教会我补丁衣穿得体面,是骨子里的干净”。

2023年在北京“裕禄讲堂”,她指着一张老照片哽咽,焦裕禄最后一次回山东老家,跪别不识字的奶奶。

老人挎着蓝布包袱,装着儿子最爱的腌香椿。

包袱皮如今展在淄博纪念馆,补丁针脚比兰考治沙地图的等高线还密。

那块传承三代的罗马表,至今在焦家客厅滴答行走。

焦守云总对孙辈说,表针能回到起点,已不是昨天。

补丁衣可扔,赤脚走过的路不会消失,英雄名会淡,沙丘变绿洲才是真碑文。

兰考泡桐年轮里藏着她一生的答案,父亲栽树她浇苗,从青丝到白头,不过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用一辈子慢慢写完。

有其父必有其女,像伟大的焦书记致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评论列表

秋山春雨
秋山春雨 48
2025-08-12 20:41
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人民的英雄,是他们鞠躬尽瘁,抛头颅,洒热血,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火凤凰一辉哥哥
火凤凰一辉哥哥 39
2025-08-13 09:41
人民需要这样的英雄,国家需要这样的英雄,而当下包括以后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英雄,他们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灵魂,也百姓心中的不灭火种。
行空万里
行空万里 34
2025-08-13 20:35
为国为民的优秀干部,值得我们代代崇敬和纪念,其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tb_0906213
tb_0906213 22
2025-08-16 16:22
看的出林帅也在
阳光
阳光 22
2025-08-18 19:25
那时候的63元加上粮票、布票、肉票等证券养活九口人是可以的。至少不会挨饿受冻,我们全家四口在七十年代后期就是靠父亲每月三十多元生活的,当时觉得比农村的亲戚过的好多了。
王子华
王子华 10
2025-08-16 12:16
收藏了[赞][赞][赞]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10
2025-08-18 23:37
当下社会急需象焦书记这样的好干部,好英雄!人民群众为什么不能忘记这样的好干部?因为他们时刻为人民作想,时刻为人民办好事,一生都在为人民作奉献!
Tony  Yip
Tony Yip 9
2025-08-15 01:39
难得好文。[点赞][点赞]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6
2025-08-13 12:55
这张照片的颜色是怎么搞的?
东方红
东方红 6
2025-08-18 20:36
“因为太阴暗是焦书记的女儿。”小编能否上点心?
用户15xxx40
用户15xxx40 5
2025-08-23 18:32
治沙,不就是缺水么?现在的河南,水问题还没解决好,一遇着大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还是要旱死。
用户10xxx27
用户10xxx27 4
2025-08-18 20:57
向:还是:像:这样的低级错误也会出现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4
2025-08-20 13:47
每月63元,对于当时的老百姓绝对是高收入,1982年左右我父亲每月51.25元,养活六口人,在当时普通老百姓里属于中等!
小草
小草 3
2025-08-24 13:23
非常怀念《焦裕禄》书记这样的好干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5-08-18 16:51
那时六十三块神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