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950人失业!深圳一半导体厂关闭!这些人该何去何从!8月11日,深圳宝安区的半导体设备厂(大家平时叫它AEC)贴出一张大白纸,写着“工厂关了,今天起只收清算快递,不再接任何订单”。950个正在打螺丝、调机器、贴标签的兄弟姐妹,一边擦汗一边看通知,心里“咯噔”一下——饭碗没了。AEC是新加坡巨头ASMPT在深圳开的“小儿子”,专门给母公司做内部代工,生意不算差,去年还赚了2000多万,可总部一盘账,觉得深圳这块地贵、人工贵,干脆关掉省钱。 总部算得精:关门一次要花3.6亿,主要拿来给大家发遣散费、处理库存、拆机器,但以后每年能省下1.15亿! 消息一出,打工人的微信群里立马炸窝。有人刚给孩子报了暑假班,有人房贷还剩20年,有人手里工牌都没摘就被拉去开会,领了一张纸:赔偿方案N+1,愿意外派的可以申请去惠州或新加坡,不愿意的月底结钱走人。表面看体面,可大家心里明白:外派名额有限,惠州工资低,新加坡签证难,多数人只能拿钱回家。950个家庭,一下子全慌了神。 网上也吵翻了天。微博热搜下面,高赞评论一排“又是950个家庭的天塌了”。有人说:“厂子赚钱也关,不赚钱更关,打工人就是电池,用完就扔。”也有人替公司说话:“生意人逐利,天经地义,肯赔钱已经算良心。”最扎心的是一条留言:“我38岁,就在这厂干了12年,现在出去找工作,HR第一句话就问‘能熬夜吗,35以下优先’。”一句话戳痛大龄工友的心。 这家公司提前发了通知,也愿意给赔偿,还留了外派口子,程序上挑不出大错。可从人情上看,还是让人难受:厂子去年还盈利,不是活不下去,而是为了“全球布局优化”说关就关,像把快煮熟的饭整锅倒掉。员工们前一天还在赶工,第二天就失业,心理落差太大。 更现实的是,950人里不少是40岁左右的老员工,学历不高,技能单一,离开流水线就像鱼上了岸。年轻一点的还能去送外卖、跑滴滴,可年纪大的上有老下有小,身体也吃不消。再进别的厂?深圳电子厂现在只要25岁以内、手脚快的,35岁以上连面试机会都少。 想转行学编程、学维修,培训机构学费动辄上万,时间也耗不起。于是很多人只能拿着赔偿金在家耗,一边刷招聘网站,一边算着补偿金还能撑几个月。 写到这里,心里不是滋味。小时候课本说“科技改变生活”,长大后才发现,科技最先改变的是打工人的命运:机器换人、工厂外迁、成本优化……每句听起来高大上的词,落到普通人头上就是“失业”二字。 公司关门不是恶,但冷冰冰的算盘声里,听不到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房贷的催款电话。我们没法阻止全球化的大潮,只能希望赔偿再厚道一点、转岗培训再实用一点、社会再宽容一点,让950个家庭不至于一夜入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