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上海,男子带着8200元的名酒去餐厅宴请客人,事先就拍下了防伪码。喝酒时发现酒被

上海,男子带着8200元的名酒去餐厅宴请客人,事先就拍下了防伪码。喝酒时发现酒被掉包,赶紧报警。民警在传菜员的衣柜里发现了男子的酒,对方赶紧声称不是自己调包的,是包厢的服务员和前台的主管干的。最后调查才发现,这两人入职才五个月,竟调包了120多瓶,就连餐厅仓库里的名酒也被调包了。 据看看新闻8月13日报道,王先生是一个生意人,平时招待客人都用名酒,为的就是维护双方的业务往来。 当天他要宴请贵客,于是提前去购买了两瓶茅台,共计8200元,想在当晚把生意谈成。 为了中间不出岔子,他拿到茅台后就直接拍下了防伪码——因为在餐厅里,自带名酒被掉包的事屡见不鲜,他不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让贵客觉得自己没诚意,所以做了万全之策。 当大家把酒满上、举杯同饮时,王先生一口下肚,发现不对劲,这酒有问题,于是赶紧叫来服务员。 他的贵客也察觉到不对,却不好直说。看到王先生找来服务员,他们也像看戏一样,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服务员委屈巴巴地说:“这就是您带来的酒呀,我们没做任何手脚,您怎么能冤枉我们呢?” 王先生非常淡定地说:“把你们的老板找来,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我是不会走的。你们知道今天我请的是贵客,在这里出了差错,让我的面子往哪儿搁?” 老板也急忙跑过来,一口否认道:“不可能,我们店里从来没出现过这种事,您的酒绝对不是在我们这儿出的岔子。” 王先生依旧气定神闲地说:“你别这么肯定。我告诉你,我把酒交给服务员时,已经拍下了防伪码,你来看,我现在喝的这瓶酒,防伪码和我拍的一样吗?” 老板看到防伪码确实不一样,却还是否认。王先生觉得,店家之所以不承认,是怕坏了名声,影响以后的生意。 王先生先安抚了客人:“今天我们先把事情搞清楚,事后再好好喝一盅。” 客人也觉得无所谓:“酒在哪里不能喝?我们今天倒要看看,王先生到底是真诚还是虚伪。”他们都抱着手站在一旁,看王先生和店家辩论。 王先生有证据在手,想调取监控,可店家说,为了保证私密性,走廊和包厢里基本没装监控。 王先生这时有点紧张了:没有监控,就看不到店员的小动作,仅凭手里的防伪码,可能说不清楚,于是赶紧报警。 民警来了后,店员们都紧张起来,脸上露出不同程度的异样。普通人或许看不出什么,但民警一眼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民警发现,有个传菜员一直在更衣柜附近徘徊,一看就是心虚,便直接让他打开衣柜。映入眼帘的正好是两瓶茅台,王先生一比对,发现这两瓶的防伪码正是自己买的那两瓶! 老板又气又惊,没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店员会干出这种事,恶狠狠地质问对方。传菜员赶紧求饶:“不是我掉的包,我只是帮他们传假酒、藏赃物,真正主谋是前台主管和包厢服务员。” 老板更震惊了:原来这是一个团伙!赶紧把那两人叫来,让他们一五一十地交代罪行。 那两人面对民警和老板,吓得瑟瑟发抖,才道出他们1月入职,到5月已经调包了120瓶酒。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们还说,就连老板仓库里的酒,也被他们调包过。

她们还表示,来这里的客人即使喝到了假酒,一般也不会声张,生怕损了自己的面子。

“难怪我店里生意越来越差,原来和这事有关!我请你们来是协助我挣钱的,不是让你们砸我饭碗的!”老板怒不可遏,直接让民警把他们都带走,一分钟也不想再看到他们。 随后,老板向王先生赔礼道歉。王先生没过多责问,只希望他以后招聘时一定要把好关。 贵客们看到并非王先生有意用假酒招待,确实是被调包了,都对他赞不绝口——既赞赏他的真诚,也佩服他做事的谨慎和睿智。生意自然谈成了,最后皆大欢喜。 一、服务员偷偷调包王先生的茅台,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质?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本案中,服务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王先生不注意用假酒调换真茅台,且多次实施调包行为(累计120多瓶),已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王先生带酒是为了谈生意,被调包后又急又气,换谁遇到这种事都得炸毛——自己明明做了万全准备拍了防伪码,却还是被钻了空子,差点让贵客误会自己没诚意,换谁能不窝火?那些服务员为了贪便宜,连客人的东西都敢动,真是太没底线了。 二、王先生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 从法律层面,王先生的损失应由餐厅先行赔偿,之后餐厅可向调包的员工追偿。同时,调包的员工作为直接侵权人,也需承担赔偿责任。 王先生本来是高高兴兴来谈生意的,结果因为假酒差点搞砸,换谁都得急出一身汗。好在他留了个心眼拍了防伪码,不然真是百口莫辩。他要的不只是赔钱,更是个说法——不能让贵客觉得自己不靠谱,这种心情太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