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海珠:首创线上“增值包”助推“政策找企业”|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求真务实干字当头

当算法工程师面对备案材料一筹莫展时,政务专员带着“备案指南”上门手把手辅导;当企业深陷“政策迷宫”时,结构化整合的73项跨界政策已主动匹配推送——广州市海珠区打破传统桎梏,首创的“产业政务增值包”正掀起产业服务新浪潮。通过将政策“碎片”变“礼包”,“人找服务”变“服务追人”,海珠区已为超7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起“财税+人才+资金”三维政策矩阵,单类产业精准匹配45项政策事项,更让企业以“数据经纪人”等创新身份实现年营收破亿元。

从材料优化到细节把控

全流程“手把手”指导

“嘀嘀嘀”,只见算法备案辅导工作群图标闪动。屏幕那端,海珠区政务和数据局的企业政务专员与琶洲管委会的辅导专家正指尖不停,为和元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备案细节反复推敲。“由于备案手续相对复杂,代码工程师们对如何写好备案材料一筹莫展,多亏了海珠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从材料优化到细节把控全流程手把手教,我们才能这么快完成算法备案。”该公司经办人对此感谢道。这是在得知企业算法备案被退回的消息后,海珠区政务和数据局政务专员第一时间带着备案指南上门辅导,面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海珠区政务专员向企业推介产业政务增值包。

从审批后台到企业前台的工作场所转变,正是践行“海珠合伙人”助企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政企接力”在海珠这片超7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集聚的热土上,正成为护航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日常。

随着数据安全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管规则的日益完善,数据产业企业合规经营成为发展主流,如何为企业发展赋能添力成为当下的“必答题”,而破题的关键是对企业深层次发展诉求的精准把握。海珠区贯彻“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理念,多措并举实现从被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无论是创新设立广州市数据要素产业协会海珠工作站,定期开展“琶洲论数”品牌活动,以行业沙龙、圆桌对话、专家讲坛等形式搭建政企互动的开放式交流平台,还是依托广州数据交易所(海珠)服务专区、琶洲数据流通交易生态服务联盟等载体,搭建平台服务“直通车”,核心都在于精准捕捉企业需求信号、行业痛点和共性问题,深度思考解决方案,让服务始终跑在需求前面。

资金扶持、行业资质等

系列政策一“包”搞定

“您好,我是海珠政务服务专员小张,欢迎扫码领取海珠专属产业政务增值包”——这句贴心提示背后是海珠区对政策供给模式的创新突破。这份增值包内,资金扶持、行业资质、财税服务、人才服务和企业加速发展系列政策一应俱全。

为了让政策更贴合产业实际,海珠区政务和数据局深入调研产业交叉领域的实际需求,针对大模型、微短剧等10类产业,将文化、服务、科技等73项跨界政策进行结构化整合,构建起“财税激励+人才支撑+资金扶持”的三维政策矩阵。经过优化整合,单类产业平均匹配45项政策事项,成功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达成“一类企业N项政策”的精准适配,让产业政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该增值包在“穗@i企”平台、海珠区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中心及辖内园区等渠道推广应用,已触达企业近4000家次。

为企发展更要惠企发展。“海珠合伙人”不仅送政策上门,更主动为企业搭平台、链资源,促成和元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政务、医疗、商贸领域落地三项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助力其在2024年获得广东省数据经纪人身份,企业数据产品业务年营收同比增长超85%、突破1.2亿元。截至目前,海珠区政务和数据局已助力9家企业成为广东省数据经纪人,6家企业入选广州市首批产业“实数融合”创新示范平台名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