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 年,是中國走向現代交流時代的一年。這一年,清政府於上海、北京、天津、煙台、營口(牛庄)五地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體系,由上海海關造冊處主導印製第一套正式郵票,象徵中國近代郵政制度的開端。
在眾多草案中,如「雲龍」、「六和寶塔」、「萬年有象」等圖案被考慮,最終採用具有皇權象徵的蟠龍為主題。蟠龍展翅於雲端,仿佛守護著大清帝國的疆土與尊嚴。
這套被稱為「大龍郵票」的郵票共有三枚,面值與色彩各異:
綠色代表「一分銀」:適用於印刷品;
紅色代表「三分銀」:一般信函郵資;
橘黃色代表「五分銀」:掛號郵資。
郵票上端印有「CHINA」,下端印有「CANDARINS」,左右分別為「大清」與「郵政局」,文字與圖案相得益彰,展示中西融合的設計理念。
1878 年 8 月 15 日,這套郵票正式發行,象徵著中國千年郵驛傳遞體系向現代郵政的轉型,開啟了中國通訊史的新紀元。
雖然實際發行時間可能稍早(7 月下旬至 8 月初),但 8 月 15 日成為廣泛認同的紀念日。這枚郵票亦開啟了日後中國「龍票」系列郵票的先河,直到小龍郵票、慈禧壽票⋯⋯無不以龍為主題,延續著龍頭的文化象徵。
時至今日,集郵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忙著生計,壓力越來越大,興趣越來越少……
歷史片段安大叔碎碎唸安豐邑學歷史[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