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向古人学习人生智慧 人生低谷时怎么办?看看司马懿就懂了。 他被诸葛亮空城计

向古人学习人生智慧 人生低谷时怎么办?看看司马懿就懂了。 他被诸葛亮空城计唬住时,没硬闯;被曹爽排挤夺职时,装病数年不折腾。低谷时的“不赶路”,不是躺平,是像他那样熬得住——雨天修伞,晴天才能疾行。反观项羽垓下之围,明知大势已去仍要“快战”,倒是壮烈,却把最后翻盘的可能也冲没了。 命运的关键词是什么?学刘邦。 他打了一辈子败仗,从鸿门宴狼狈出逃到彭城大败丢妻弃子,从没想过“要是当初不反项羽就好了”。选了就认,败了就扛,把每次承担的结果串起来,愣是走出了大汉江山。哪有什么天生帝王命?不过是“行动了、认栽了、再干就是了”。 普通人想改命?得有朱元璋的狠劲。 放着寺庙安稳日子不过,敢揣着讨来的干粮投军;打陈友谅时,明知兵力悬殊仍敢梭哈。天上掉的从不是馅饼,是需要接得住的重量。总想着“命里该有”的人,就像元末那些等着别人送江山的军阀,最后只会连家底都赔光。 行动该怎么落地?学诸葛亮。 他草船借箭前,算准了大雾、风向、曹操的多疑;北伐前,先平定南中稳固后方。所谓顺规律,就是把“要成功”拆成一个个硬条件:借箭要船、要稻草人、要鲁肃帮忙,缺一样都成不了。能看清条件、凑齐条件的人,时间终会给答案。 怎么挖透事物本质?看看曾国藩。 他天资不算顶尖,却靠“每日三省”磨出火眼金睛。办湘军时,先琢磨清军为啥总败,才搞出“结硬寨、打呆仗”的法子;写日记反思带兵得失,连吃饭快慢都要记。光想不做,如赵括纸上谈兵;只做不想,似项羽猛打猛冲,都成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