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尼罗河星光洒落黄浦江“博物馆不眠夜”带来文化盛宴

转自:中国妇女报

▲古埃及鹰神神像。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8月17日,观众走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中央大厅内。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展厅内,观众驻足观看展品。程浏可/摄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程浏可

395天、13个月,横跨两个炽热的夏天,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连续开放168小时后,于8月17日24点圆满收官。

这场“史诗级”的文化盛宴,以逾277万人次参观、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逾300亿次全网曝光量创下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营收和传播总量的世界纪录,更以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的溢出效应,为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一场“文博盛宴”点亮申城

8月11日零点,在展览即将收官前的最后一周,上博开启了“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而正式入馆前一个小时,馆外蜿蜒排列的观众队伍已经望不到头,这场“博物馆不眠夜”,将展览热度推向顶峰。

嘉年华活动上,众神巡游、埃及舞蹈、鼓乐演奏、近景魔术、音乐剧经典曲目演唱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舞蹈的华美、魔术的奇幻、鼓点的叩击与杂技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考古相机”、象形文字破译局、文创工坊、趣味游戏等沉浸式互动体验更是吸引了许多观众踊跃参与。看着“众神”带来的有趣的古埃及文字,大家积极猜测“破译”,主持人一个问题刚刚抛出,观众纷纷举手热情“抢答”。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作为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世界顶级文物展览。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此次展览不仅有超过95%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萨卡拉遗址的考古成果更是全球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展览以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通史与专题结合的方式展开独立叙事,为埃及学注入中国声音,并巧妙融入中国文物进行“文明对话”,展开中外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让展览成为中外交流、增信释疑的文明使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互鉴”。

强大的文化吸引力直接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据了解,展览累计接待观众总数277万人次,其中近七成来自外省市。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埃及展拉动城市消费比例达1∶48,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成为“一个展激活一座城”的生动实践。受展览持续火爆的带动,埃及旅游和文物部表示,埃及入境游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65%。

主题IP带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深夜的博物馆内人头攒动,观众穿梭其间,有组团而来的少年,也有头发花白的老者,或驻足观赏,或轻声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的讲解器外,不少观众佩戴了AR眼镜,随着眼镜扫描或语音提示,文物将会展现在观众“眼前”,带来一场“面对面”讲解,科技感拉满。

来自四川的冯女士告诉记者,她趁暑期带着两个孩子专程来到上海参观此次展览,自己本身是一个历史文化爱好者,孩子们也希望能近距离和沉浸式感受古埃及文明的辉煌。

从杭州来的李先生则是专门来体验深夜场的:“古老文明充满神秘感和厚重感,深夜观看一定会有更不一样的感觉。”李先生说,这次展览给了他感受古埃及文明的机会,被深深吸引的他,准备今年就去埃及旅行。

为解决“展览热”带来的“一票难求”问题,在此次嘉年华活动之前,上博加开了220个夜场和专场,满足市民、游客的观展热情和文化需求。为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供给,上博还打造了文博大课堂,提供形式多样的展览阐释辅助手段,助力全年龄段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展览。

一个成功的展览,其核心在于主题IP的打造。配合展览,上博创新推出“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放大展览的溢出效应:携手悦星游轮打造“从尼罗河到黄浦江”的“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携手久事巴士打造古埃及主题的“上博观展巴士”;携手东方航空打造世界首个飞越全球的“空中博物馆”——“上博号”彩绘大飞机等。随着“上博号”首航,“法老寻非遗”全国巡回活动飞跃六城。而10场允许观众携宠物猫夜游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喵’夜”活动,也获得了广泛好评。此外,特色文创产品、创意午餐、文化下午茶、主题剧本游、手作体验、元宇宙展厅、快闪店、夜间外摆集市等一系列活动,都在不断延伸文化服务。

这场文化盛宴不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纪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更成了上海夏夜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这些创新举措成为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典范。

落幕即启程,对话仍继续

这场大展以1500余名中埃工作人员克服重重挑战、历经426天精心筹备促成为开始,以跨越395个日夜的空前规模、创新模式、深远影响为结尾,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博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闭幕暨中埃联合考古启动新闻发布会上,亚历山大博物馆策展人汉格·埃尔赛义德女士代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向中国政府和上海博物馆致以感谢,称此次展览成为中埃友谊与合作的重要象征。她说,展览不仅架起两国文明交流的桥梁,更印证了双方在尊重历史、追求知识、礼赞人类创造力上的共同价值观。展览的闭幕并非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中埃双方将深化展览、学术、培训、创意等领域合作,让文明友谊持续升温,共谱合作新篇。

褚晓波表示,上博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持续放大“文博热”溢出带动效益,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注入文博新动能、塑造文博新优势。以此为契机,上博今年即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开展古埃及最早都城孟菲斯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埃两国人文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