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有感于教师进城任教(二) 我是89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距离县城25公里的村小任教

有感于教师进城任教(二) 我是89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距离县城25公里的村小任教,当时师范学校毕业分配“一刀切”,城区、郊区(以县城10公里内)一个不留,全部分配到远乡的中小学,分配好一点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东北乡,分配不好的是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西南乡。由于当时教师工资由乡镇负责发放,所以经济发达的乡镇就能够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乡镇,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就不能确保教师工资发放到位了,据说现在部分教师还拿着当时乡镇给出具的工资欠条。而所谓的交通便利不便利,就是家到学校有没有柏油路,有没有一天早晚各一趟的公交车。当然城区的教师是不存在工资拖欠,不存在交通便利不便利的问题,还有就是到了城区学校任教,学校还能给教师提供一两间平房,条件好一点的还能提供一个小院子,诸多的优越,促使了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要进城任教。 那个时候,上面有规定,农村教师进城任教必须要在农村学校任教五年以上,年龄不能超过35岁,所以我是94年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选调进城的,记得当时选调进城,考了两项内容,一项是根据本人所报的学段任教学科上一节随机抽取的课程,给了30分钟的备课时间,由上级安排的评委听课现场打分、亮分。另一项是把所有参与选调的人员集中到一起为指定的一节课备课。除了以上两项之外,还有夫妻双方都在农村任教的要加分,在最偏远的山区任教的要加分,最后我是小学数学组排名11名,刚好那年城区计划选调11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就非常幸运的到城区小学任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