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法院正式设立了北京首家“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退休法官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进一步提升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走进“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一起涉及40万元彩礼返还的年轻人离婚纠纷顺利化解。一对结婚未满一年的夫妻因感情破裂决定离婚,双方对离婚本身无异议,也无子女及财产分割争议,但就男方婚前支付的40万元彩礼返还问题各执一词:男方认为婚姻存续时间短,彩礼应全额返还;女方则觉得彩礼部分已用于筹备婚礼和共同生活,不应全额退还。据了解,主持调解的是有着40年民事审判经验的“银发法官”王卫东。调解过程中,王卫东向当事人宣讲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彩礼的相关规定,同时尊重双方真实意愿。经沟通和调解,双方最终就彩礼返还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年轻人冲动离婚很常见,彩礼纠纷的核心往往不是钱,而是情绪。”调解结束后,王卫东说,“我一直从事民商事审判。几十年审判生涯,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案件和当事人,积累了一些识别矛盾焦点、把握当事人心理、寻找解决方案的经验。调解需要技巧,更需要阅历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我回到调解岗位,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在实践中把工作经验传递给年轻的法官和调解员。”
据了解,“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是海淀法院为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设立的创新平台,首批吸纳了7名平均退休年龄66岁、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退休法官,涵盖婚姻家庭、合同、物权等多个民事领域。“我们设立‘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银发法官审判经验丰富,熟悉社情民意,擅长‘情理法’融合调解,可以充分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调解质效的提升。其中,部分退休法官调解员将编入我院调解速裁团队,在速裁法官的指导下,参与法院的先行调解;部分退休法官调解员将入驻区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共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团队长石晓倩说。
下一步,海淀法院将以“银发法官调解工作室”为重要平台,深化“退休法官+调解组织”联动模式,通过退休法官调解员的示范指导,推动调解组织人才培养与“老带新”经验传承;同时开设“银发讲堂”,下沉至各普法驿站和社区开展以案释法,为群众提供更暖心的司法服务。
(文章原载于海淀报记者:李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