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珠穆朗玛峰有多恐怖?一路登顶,沿途有300多具尸体,他们都有名有姓有家乡,但是却

珠穆朗玛峰有多恐怖?一路登顶,沿途有300多具尸体,他们都有名有姓有家乡,但是却鲜有人敢去为他们收尸。 2021 年,有公益组织想从珠峰运两具遗体下山,特意找了 10 个常年在雪山讨生活的夏尔巴人。 这些人能在零下三十度的冰川上稳走,知道哪块冰下藏着裂缝,可最后还是出了意外:两个夏尔巴人用喷灯融冰时,冰面突然崩裂,俩人直接掉进深不见底的冰缝,连尸首都没捞着。 从那以后,再没人愿意接这种 “拿命换钱” 的收尸活,不是心狠,是珠峰的恐怖,真能把活人也变成待收的尸体。 谁能想到,那些躺在路上的尸体,每一个都有名有姓,能查到老家在哪。 2023 年 5 月遇难的贵州人陈学斌,大家都叫他 “木匠”,出发前还跟老婆视频说 “等我登顶给你报喜”,结果在南坡因低温致幻,扔了护目镜、拉开防风衣,倒在雪地里没了气。 他的尸体在山上躺了 8 天,家人花了够普通人攒三年的钱,找了 6 个夏尔巴人,才一点点拖下山 —— 这还是运气好的,更多人连这点 “运气” 都没有。 1998 年遇难的美国女登山者弗兰西斯,大家叫她 “睡美人”,当年跟丈夫谢尔盖挑战无氧登顶,成功后却在下山时缺氧走不动。 谢尔盖去求援时坠崖,路过的登山队想救她,可自己氧气也快没了,只能留半瓶氧离开。 2014 年有人想运她下山,花了 60 万,最后只运回来半截身子 —— 遗体冻在冰川里,融冰时没控制好,一半永远留在了 8600 米的高度。 她的家人知道后,只能对着珠峰的方向哭,连完整的亲人都见不到。 还有 1996 年的印度警察泽旺・帕尔乔,人送外号 “绿靴子”,因为穿的荧光绿靴子太显眼,成了珠峰 8500 米处的 “活路标”。 他当年从北坡登顶,下山遇暴风雪跟队友走散,躲进岩洞想等雪停,结果就那么冻僵了。 家人想接他回家,一打听运尸要 14 万美元,根本拿不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现在路过的登山者,还能看到他缩在岩洞门口的样子,没人敢碰,也没人能碰。 最早的 “路标” 是 1924 年的英国登山者马洛里,他和队友欧文在 8572 米处,不顾大部队缺氧的劝阻,非要接着冲顶,从此消失。 他们的尸体躺了近百年才被发现,可还是没人能运下山 —— 冰川把尸体裹得太紧,稍微一动就可能引发雪崩,谁敢拿自己的命去赌? 珠峰的恐怖,从海拔 8000 米就开始显形。 那里的氧气还不到海平面的四分之一,吸一口跟没吸似的,有人说走三步就得停下来喘半分钟。 冬天的风刮到零下五十度,去年有个登山者的手套被吹掉,不到三分钟手指就没了知觉,靠队友用体温捂回来才没截肢。 更邪门的是,这高度能让人变 “糊涂”,医生说大脑缺氧会让智商降到五六岁水平,明明冻得发抖,却会觉得热,下意识扔掉保命的装备,陈学斌就是这么没的。 有人会问,为啥不用直升机收尸? 2023 年珠峰大堵车时,11 具遗体暴露在 C4 营地,当时想调米 - 17 直升机,可检查后发现,高海拔让发动机没法正常工作,燃料也扛不住低温,飞上去就是机毁人亡。 而且珠峰顶的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四分之一,直升机想悬停都难,稍微有点风就失控,之前就有直升机在山脚坠毁的例子,没人敢冒这险。 政府也不管这事,说运一具尸体的成本比登一次珠峰还高,还得搭上人命,“得不偿失”。 就算是为国争光的专业队员遇难,也没能力回收,更别说陈学斌、弗兰西斯这样的普通登山者了。 现在仍有人背着登山包往珠峰赶,说要 “征服世界之巅”,可他们走的路上,躺着 300 多个曾和他们有同样梦想的人。 这些人也有家人,也有家乡,却因为珠峰的恐怖 —— 缺氧的空气、能冻掉手脚的寒风、深不见底的冰缝,还有收尸时要冒的生命危险,永远留在了路上。 没人不想帮他们回家,是珠峰的恐怖,让 “收尸” 成了比 “登顶” 更难的事,最后只能让这些有名有姓的人,变成路上沉默的警示,提醒着后来者:这里不是梦想的终点,可能是生命的终点。 总的来讲,尊敬自然,不要小瞧大自然的恐怖。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