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喝完咖啡,打算去散步。突然手机响了,一个熟悉的座机电话,后面三位是002,这不是政府办公室的电话吗? 急忙接起来。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宋主任。 他叫着我的名字,说:今天9点召开部门协调会,你们准备好相关材料,来政府四楼会议室开会。 我觉得这个时候不应该推诿搪塞。二话不说,换好衣服,赶到单位,打开电脑,修改整理相关材料,领导的发言稿,实施方案之类。 同事们陆续赶到。新任部门负责人也到了,看我在忙着,也没说什么。大家分头行动,把材料都准备好了,一起去参加会议。 会议严肃而气氛活跃,各部门不断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询问,通过解释、讨论,最后商榷、确定解决方案,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会议圆满结束。 我松了一口气。 次日,来到办公室,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和同事打招呼、聊天。 小李拿来新报纸,放在茶几上。我顺手拿起一张,赫然看到了我的名字。细看之下,是昨天会议的一份简报,列着今年某项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因为这项工作由我所在的部门牵头,我的名字列在其中。 我倏然一惊,感到问题严重。 就对小李说:你看,这里为什么是我的名字?一定是昨天提供的材料里名单什么的没改,还是以前的内容吧?写简报的依葫芦画瓢,难怪弄错了,这让大家看到怎么想? 小李笑着不以为然,和我插科打诨,说:渴望又热播了,你看过吗? 我说:我从来不看电视,不清楚这些。 内心怏怏的感觉。 一会儿新任领导走了进来,我把报纸拿给他看,说: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在极力解释,又感觉解释不清,说到最后,心虚胆怯,因为我发现一切的错误根源都缘于我。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为什么不对宋主任坦白实情呢?我完全可以拒绝,告诉他新任负责人的名字,让他接手。 说到底,我还是贪恋工作时带给我的一些感觉和快乐,不肯放手…… 纠结懊恼中,突然醒了,原来是个梦。 看看时间,5点半。夜色微明,世界一片沉寂。只有汽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分外清晰。 静静躺着,回忆刚才的梦境,哑然失笑:大概是长期工作形成的生物钟和思维惯性吧,大脑潜意识里还保留着这些画面。 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平静、有序,很安心。也很珍惜现在这样的状态的。 如今,对于单位,已经是另一番心境了。 与我而言,单位就像我步入社会后的一个港湾,也是带我成长的地方。我在这儿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也从翩翩少年,到鬓已星星也。 刚进单位那会儿,部门人不多,年纪普遍偏大。后来,慢慢熬到我是年龄偏大的,这样的状态下,都是年长的以带晚辈的心情帮助提携年轻人,所以整体氛围好,大家不怕出错,工作也很踏实。至少我是这样的,埋头苦干几十年,工作成了一种习惯,离开了也难免会留恋。 任何职业,都是由一些活生生的人组成的。他们有血有肉,有梦想,有追求,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也铸成了一个单位的形象。任何一个单位或者岗位上,都有一些踏实工作、满怀热忱的人。 至少一直到现在,我对工作过的单位充满敬畏,也将一生眷念。 我们用尽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换取平稳的生活,成为哪怕平凡但却不失为有温暖、有底气的人吗? 庆祝宴上推杯豪饮的诗句,早被幽幽的苔痕掩了,不禁想到苏东坡写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唯有此生,仅有此生。 一觉醒来,已是处暑,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今日,农历七月初一,处暑节气。处,止也。处暑止暑,长夏结束,万物清凉。 站在阳台上,云是淡的,薄的,丝丝缕缕地浮在空中,如纱如絮,飘忽不定。 东边的高楼,被相继点亮,太阳即便不露脸,也将光散落。远处的那片湖泊,在晨曦下闪着光芒。 突然想去湖边走走。 从园子里穿过,走在浓密的雨树下,嗅到一股秋天的味道。 秋天是什么味道呢?不似春日那般青涩,也不似夏日那般粘稠,是有一点凛冽的清凉感。风里带着凉意,不断有树叶子簌簌落下来。 海螺岭路的两侧,榕树终年都仿佛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花池里,风雨兰怯怯的开了一朵,让人不忍多看,怕它害羞。 到了湖边,再力花、莎草都结了种籽,秋意渐起。 草从里,秋虫唧唧。不只是一种昆虫在叫,分明有两三种,这一声起了,另一声落了,还有一种叫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像是有人在弹奏曲子。 听很久,每一声虫鸣都会把我蛊惑,这一刻,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候。 人间多有惆怅事,虫鸣声里忆旧乡。 一日光阴又重启,昨日已成再也回不来的过去。太匆匆,无奈何。我的惆怅是什么,大概是才觉盛夏,忽而已秋。 到了栈桥上,有霞光穿透云的缝隙洒下来,湖水潺潺,令人有片刻恍惚。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像极了我们的辗转人生啊。 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变的只是风的味道,变的只是树林发出的声响。之前,那味道是甜润的,那声音是欢快的,如今,风里夹杂的是秋的清冽之气。 暑气渐消,静待秋光。 愿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