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低调、敢干敢拼的浙商钭正刚圆梦进行时。
8月22日晚,焦作万方(000612.SZ)披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拟作价约319亿元收购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峡铝业”)99.4375%股权。
这是一份调整后的重组方案。高达319亿元的收购,被视作钭正刚推动三门峡铝业借壳上市的圆梦之旅。
钭正刚,杭州锦江集团(简称“锦江集团”)创始人。30岁时,钭正刚涉足纺织领域,正式开启商业旅程。40岁,他进军垃圾发电行业,博得“民营垃圾发电大王”头衔。50岁时,他投身铝业,三门峡铝业成为全球第六大氧化铝公司。60岁,他的财富达到250亿元,登上财富榜多年。
搏击商海42年,在曲折与挑战中,钭正刚打造了横跨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多元领域的超800亿元商业帝国。
始于2016年,钭正刚寻求三门峡铝业借壳上市。如果本次交易顺利,他的上市梦将在第十年梦圆。
从供销员到250亿富豪
钭正刚可以说是一代浙商的缩影。
公开信息显示,1953年5月,钭正刚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72年,19岁的钭正刚进入国企临安县临天农机厂,当了一名供销员。
1978年,他担任临安县第三茶厂销售科长,从卖农机转为卖茶叶。这段经历,让钭正刚积累了销售经验和人脉资源,他的商业能力也因此展现。
1983年春,30岁的钭正刚正式开启商业征程。他成立临安化纤织物厂,租来4台织机,就开始干起来,生产布料和服装。这便是锦江集团的前身,诞生于苕溪江畔。
浙商特有的敏锐市场洞察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使得钭正刚的纺织厂“活”得不错,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在与“纺织大王”、中国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合作后,他的资本积累得以迅速完成。
钭正刚并不满足于纺织领域。1992年,年近40岁的钭正刚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进军电力行业,投资建设临安热电厂,进军垃圾发电领域。
此次产业拓展,体现了钭正刚的前瞻性眼光以及敢拼敢干的浙商精神。当时,国内多数垃圾发电厂采取引进国外昂贵的设备和技术建厂,“囊中羞涩”的钭正刚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具挑战的路,将浙江大学循环流化床技术进行商业化。他还寻求与英国国家电力公司、美国欧格登公司等国际合作。
在自己的热电厂进行实验,一次又一次,不到一年,钭正刚成功了,他改造的电厂被称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新技术及发电示范工程”。
这,不仅解决了技术来源问题,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特性的发电路径。
这一年,临安化纤厂、临安漂染厂、临安通信电缆厂、杭州天元装饰材料厂等10家企业联合组成集团公司,锦江集团宣告成立。
1998年,钭正刚投资建设了焚烧垃圾的热电厂,采用“焚烧垃圾发电,原料不需成本”的商业策略,迅速在浙江、山东、河南等省市投资开发了十多座垃圾发电厂和能源综合利用电厂。
到2003年,锦江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垃圾发电民营企业,钭正刚也被称为“民营垃圾发电大王”。
有报道称,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盈利状况逐渐不如预期,钭正刚迅速调整战略,果断退出药业,将目光投向水泥、电解铝及煤炭等资源性行业。
2003年底,50岁的钭正刚通过在开曼注册的“开曼铝业”向河南三门峡投资,正式涉足氧化铝行业。
2007年,钭正刚进行第三次产业调整,退出轻纺行业,确立了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环保能源产业,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镓、铝镁合金、铝材深加工产业链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类产业。从此,锦江集团走上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历经42年发展,如今的锦江集团已从单一的纺织企业,成长为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为核心产业,集贸易与金融于一体的现代大型民营企业集团。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22亿元。
2023年,钭正刚以250亿元财富再登富豪榜。2025年3月,钭正刚家族以280亿元财富登上《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
闯荡资本江湖的沉浮
实干兴业,深耕实业的钭正刚也热衷于闯荡资本江湖。在资本江湖中,钭正刚身上也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特质,不过,他收获的是沉浮与曲折。
1998年,钭正刚出任A股公司凯地丝绸(现名“英特集团”)总经理。钭正刚任职期间,因未经董事会同意,擅自将巨额资金交给华诚财务“委托投资”,导致1900万元本金未能收回,以及发生虚增利润800万元等问题,这成为他初识资本市场遭受的一次挫折。
首入资本市场即遭遇挫折并未影响钭正刚探索的步伐。2004年底,锦江集团曾筹划入主安源股份(安源煤业的前身),但因与合作方在项目发展方向上产生严重分歧,谋划一年多,最终钭正刚无奈出局。
2005年前后,锦江集团入股华联集团,获得其20.89%的股权,成为A股公司华联控股的间接第一大股东,后来,围绕华联集团的资本运作引发诉讼,钭正刚不得不选择退出。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5年,钭正刚家族还曾试图涉足中国凤凰(后更名为长航凤凰)、江西纸业(后更名为九鼎投资)等多家上市公司,但均未能长久持有,更未入主。
2016年7月,鲁北集团混改落地,钭正刚通过锦江集团出资6.04亿元获得其44.5%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随后入股鲁北集团旗下的金海钛业。
2016年9月,锦江集团旗下的锦航投资携13.5亿元入股深纺织A子公司盛波光电。但盛波光电未能完成业绩对赌引发业绩补偿纠纷,直到2024年7月,钭正刚才得以撤退。2018年5月,德力股份实控人施卫东向锦江集团协议转让10.56%的股份,钭正刚以3.88亿元的成本取得德力股份第二大股东之位,但最终未能按约定取得德力股份控制权。
钭正刚曾试图取得哈空调的控制权,但在紧要关头放弃了。
入主焦作万方,钭正刚耗时9年。
2016年,钭正刚入股焦作万方。焦作万方原第一大股东吉奥高投资将持有的全部股份17.56%转让给钭正刚旗下的金投锦众,金投锦众以18.7亿元的成本成为第一大股东。
不过,钭正刚未能就此顺利入主,而是围绕焦作万方的控制权与多方资本展开争夺。
2017年,霍斌控制的和泰安成后来居上,成为焦作万方第一大股东。2020年8月,锦江集团开始减持焦作万方股份。目前,钭正刚通过宁波中曼持有焦作万方11.87%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2024年3月11日至4月2日,宁波中曼的一致行动人安晟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焦作万方5%股份,二者合计持股比上升至16.87%。
与此同时,和泰安成所持焦作万方3%的股份被强制执行。钭正刚才得以拿下焦作万方控制权。
执着推动三门峡铝业上市
在钭正刚及锦江集团的产业版图中,以铝业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推动三门峡铝业上市,是钭正刚近10年来的执着目标之一。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2016年,钭正刚入股焦作万方并成为第一大股东之时,市场预期,钭正刚会进一步,进而将三门峡铝业注入焦作万方,实现曲线上市。但市场的预期迟迟没有兑现。
2021年9月,A股公司福大合金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三门峡铝业100%股权。经交易双方协商,三门峡铝业10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155.6亿元。
这场被视作三门峡铝业借壳上市的重组,在经过14个月的漫长等待后,2022年11月被并购重组委否决,原因是,福达合金未充分说明和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
首次借壳上市计划夭折,但钭正刚并未放弃。2023年,他继续推动三门峡铝业借壳福达合金。但在当年11月,福达合金再度宣告重组终止。
这一次重组终止,市场已有预期。当时,市场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福达合金解释,公司与交易对方未就标的资产估值等方案事宜达成一致,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无法达到各方预期。
两次借壳福达合金失败,钭正刚将希望寄托在焦作万方身上。
2025年3月,焦作万方正式披露三门峡铝业借壳上市方案。8月22日,公司进一步披露了调整后的重组方案。焦作万方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锦江集团等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三门峡铝业99.44%的股权,交易价格为319.49亿元。
这一交易价格,较2021年借壳福达合金时翻了一倍多。
本次交易完成后,焦作万方的控股股东将由宁波中曼变更为锦江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钭正刚。
三门峡铝业是全球领先的铝基材料龙头企业,主持建成了国内首条单线年产80万吨、100万吨以及1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截至2025年4月末,三门峡铝业拥有氧化铝权益产能1028万吨/年,位居中国第四、全球第六;其还拥有金属镓产能290吨/年,约占全国产能规模的22.8%,位居中国第二。
如果本次重组顺利完成,焦作万方将成为全球领先的铝业龙头企业。
钭正刚具备三个有利条件:第一,2024年,钭正刚取得了焦作万方控制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第二,焦作万方与三门峡铝业属于同业并购,属于政策鼓励的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第三,三门峡铝业盈利能力较强。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4月,三门峡铝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44亿元、251.63亿元、355.39亿元、111.81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7亿元、28.44亿元、95.66亿元、21.08亿元。
钭正刚做出承诺,未来三年(2026年至2028年),三门峡铝业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00.34亿元。
时下,对于钭正刚而言正是好时机。如果三门峡铝业重组上市顺利完成,耗时10年,钭正刚将圆上市梦。钭正刚也将真正实现突破,在A股市场谋取一个资本平台,续写其商业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