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武汉妈妈送女儿去吉林大学报到,本是开心事,可女儿回宿舍后,妈妈竟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逛 2 小时,想记住吉大每个角落,方便日后和女儿打视频时知道她在哪,没料她把这幕发网上后,长春网友纷纷喊话,直接让她又感动哭了,网友到底说了啥? 9月是开学季,不少学子纷纷踏上返校路,有些家长不放心儿女,一路护送入校,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8月27日,据城市晚报报道,武汉一位妈妈送闺女去吉林大学报到,本来是件欢天喜地的事,结果这妈妈干的一件事,让不少人看了鼻子发酸。 每年开学季,火车站、校门口全是送孩子的家长,拎着大包小包,嘴里絮絮叨叨,那股子不放心的劲,当过父母的都懂。 这位武汉妈妈也一样,陪着闺女到了吉大,帮着把行李搬回宿舍,看着闺女把床铺好、东西归置利落,按说这就该放心转身了吧? 可她没走,反倒找了辆自行车,在吉大校园里慢悠悠骑了俩钟头。 俩钟头啊!吉大那校园多大咱都知道,光校区就好几个,真要把角角落落都转到,腿都得遛细。 有人就问了,这妈妈图啥呀? 后来她自己跟人说,就想把校园里的道儿、楼都记牢了 —— 万一以后跟闺女打视频,闺女说在操场边上、图书馆楼下,自己能立马想起来 “哦,是那个地方”,心里也能踏实点儿。 你说这事小不小?搁平时就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为啥能让人心里发暖?因为这里面装的全是当妈的心思啊! 老话常说 “儿行千里母担忧”,可不是嘛!孩子在家的时候,天天围着转,嫌他们吵、嫌他们烦;可真等孩子背着书包走远了,心里那空落落的劲儿,只有当妈的自己清楚。 就像这位妈妈,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看见教学楼,肯定会想 “我闺女以后就在这儿上课,可得好好听讲”;看见食堂,又会琢磨 “这儿的饭菜合不合她口味,别总吃泡面”;路过操场,说不定还会念叨 “有空多出来走走,别总在宿舍待着”。 她记的哪是校园的路啊,分明是想把孩子以后的日子,都在自己心里过一遍。 之前我还听说过这么个事,有个爸爸送儿子去外地读大学,怕儿子刚到陌生地方不适应,愣是在学校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个礼拜。 每天早上偷偷去食堂看儿子吃没吃饭,晚上在宿舍楼下转悠,就为了远远看一眼儿子窗户亮着灯,才放心回旅馆。 你说这当爹妈的,是不是都一个样?嘴上不说,可心里的牵挂,比谁都多。 再说说这位武汉妈妈,她把自己骑车逛校园的事儿随手发在了网上,没成想啊,长春当地的网友看见了,全都热乎劲儿地跟她喊话。 有人说:“阿姨您别担心,吉大的老师同学都好,您闺女在这儿肯定不受委屈!” 还有人说:“阿姨要是想闺女了,跟我们说,我们天天给您拍校园的花花草草、教学楼图书馆!” 更有人直接说:“以后您来长春,我们给您当向导,带您把吉大逛个遍!” 这多让人感动!本来是一位妈妈的小小心思,却勾出了这么多人的暖心话。 为啥呀?因为这种牵挂,咱老百姓都懂。可能是你妈在你出门前,往你包里塞的那袋煮鸡蛋;可能是你爸在你打电话时,反复问的那句 “钱够不够花”;也可能是你离家时,他们站在门口,直到看不见你的背影才转身。这些事看着不起眼,可都是实打实的爱! 现在不少年轻人总说,跟父母有代沟,觉得父母唠叨、跟不上时代。 可你细想想,父母的那些唠叨,那些看似 “多余” 的担心,不都是因为在乎你吗?他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也不会搞什么浪漫的事儿,可他们会把所有的好,都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 就像这位武汉妈妈,她不懂什么大道理,也说不出什么感人的话,可她用两个小时的自行车程,把对闺女的爱,一圈一圈地刻在了心里。 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却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有力量。 我们看这事的时候,别光觉得感动,也多想想自己的爸妈。 说不定你现在在外地上班、上学,你妈还在天天给你收拾房间,你爸还在等着你给他打个电话。 有空时候,多跟他们唠唠嗑,说说你今天吃了啥、干了啥,别总说 “我忙着呢”。 要知道,你一句简单的 “妈,我挺好的”,比啥都让他们安心。 这事说到底,就是老百姓家里最普通的牵挂,可就是这份普通,才最能暖到人的心坎里。 因为咱中国人的爱,从来都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藏在一顿热饭、一句唠叨、一次默默的陪伴里。 信息来源: 城市晚报 2025-8-27 湖北武汉妈妈送女儿来长春上大学,分别时无数牵挂,万般不舍不放心,却被评论区的长春网友治愈。长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