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原本是杨秀清山中烧炭的老伙计,其人性情凶悍,相貌丑陋,但对拜上帝会非常忠心。自从杨秀清玩起“天父下凡”的把戏后,萧朝贵有样学样,自称“天兄”附体,与杨秀清演起了双簧。 萧朝贵这个人,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是个关键角色,但他的起点特别低。生于清嘉庆末年,大概1820年左右,广西武宣县河马乡出身,本来姓蒋,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被过继给萧家才改姓。养父萧玉胜带着一家子到处讨生活,先在商铺帮工护送货物,后来迁到桂平紫荆山下古棚村,靠耕田烧炭勉强过日子。萧朝贵从小就跟着干这些苦力活,成年后身材魁梧,但脸相粗陋,脾气特别暴烈,动不动就跟人起冲突,周围人提起他都觉得难缠。他面貌凶恶,性情猛悍,这点没啥好粉饰的,就是个典型的底层劳力,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他和杨秀清的交情从烧炭开始,两人都是紫荆山上的炭工,合伙砍树烧炭,卖给当地人维持生计。杨秀清比他大几岁,也是个孤儿出身,两人背景相似,很快就成了老伙计。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冯云山到桂平一带传教,萧朝贵大概在道光二十六年左右听说后加入,成为早期成员。他对这个会的忠心程度很高,很快就动员自家兄弟萧朝富和萧朝兴入会,还拉着武宣和象州附近的山民一起信教。在会里,他被叫作“萧将军”,因为他宣传教义特别卖力,帮着组织活动,捐出烧炭挣的钱支持会务扩张。这家伙虽然凶悍,但对拜上帝会的信念很坚定,很快就成了核心圈子的一员。 拜上帝会发展到道光二十八年,遇到大麻烦。冯云山又被抓进牢里,洪秀全远在广州营救,会众人心浮动。杨秀清先跳出来,自称天父耶和华附体,下凡传话,稳住局面,发布命令责备不忠的,许诺信徒得救。这招一出,会里的人都信了,杨秀清的地位蹭蹭上涨。萧朝贵看在眼里,几个月后也照葫芦画瓢,自称天兄耶稣附体,在聚会上发号施令。他的附体比杨秀清的温和些,主要劝导大家团结,批评异教习俗,但不那么严厉。两人就这样配合,杨秀清附体时萧朝贵回应,杨秀清下令杖责,萧朝贵就宽慰调解,形成一种默契的双簧表演。这套把戏让两人迅速掌握了会的领导权,会众深信不疑,把他们的话当成神旨。 洪秀全和冯云山后来知道了这事,起初有疑虑,担心两人借神权膨胀势力,怕不承认会导致会内分裂。考虑到实际情况,两人只好认可这种代言合法性。这一步其实埋下了太平天国后期内斗的种子,因为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权力越来越大,洪秀全的控制力被削弱。萧朝贵在附体时,甚至指定领导顺序,把洪秀清比作日,杨秀清为风,自己为雨电,冯云山为云。这套神学体系让拜上帝会更团结,但也让两人成了实际操控者。萧朝贵一度风头盖过杨秀清,还短暂代天母下凡,影响教义传播。 道光三十年底,金田起义爆发,萧朝贵作为核心领导,率队作战特别勇猛。在蔡村江一战,他亲手斩杀清军副将伊克坦布,声名大噪。起义军北上,他统领前军,指挥官村大捷、石马铺大捷,屡败清军。咸丰元年二月,被封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同年十月,攻克永安州,这是起义以来第一座城池。洪秀全在永安封王,萧朝贵获西王称号,号八千岁,地位仅次于洪秀全和杨秀清,统领前军,负责军务。他娶了洪秀全的妹妹为妻,这层关系让他权力更稳固,在决策中常和杨秀清争论,但还能保持平衡。 太平军突围永安后,继续北上。萧朝贵领军进攻桂林不克,就建议转袭长沙。咸丰二年七月,他率两千多兵连续攻克多地,直扑长沙。在妙高峰阵地指挥炮击时,被清军从魁星楼开炮击中胸部,重伤后几天不治而亡,年约三十二岁。他的死讯被太平军瞒着,直到洪秀全后来祭奠。尸体后来被清军挖出戮尸。 萧朝贵的早逝,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他是唯一能和杨秀清抗衡的人,死后杨秀清失去制衡,权力独大,导致内部矛盾加剧。南王冯云山战死后,太平天国的权力格局就变了,杨秀清越来越跋扈,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也各有心思。如果萧朝贵活到咸丰六年,天京事变可能不会那么惨烈。那次事变,杨秀清被韦昌辉杀害,上万部属遭株连,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萧朝贵的死标志着上帝教神学体系的部分崩塌,早期的平衡没了,后来的分裂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