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是富贵病?专家揭秘:健脾疏肝是关键 很多人一听“脂肪肝”,第一反应就是吃得太好、太油腻,才会得这种病。其实,脂肪肝并不是“富贵病”的专属标签。它不仅出现在肥胖、饮酒人群中,也常见于长期作息不规律、情绪压抑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中,年轻人、瘦人也有可能中招。 脂肪肝的本质,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现代医学多从调节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入手,而中医在这方面也有其独特优势。 在临床中,中医认为脂肪肝多由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等多种原因引起。通过“健脾疏肝、祛痰化湿”的治疗原则,能够改善肝脏代谢环境,帮助减轻脂肪堆积。健脾是为了增强运化,疏肝则有助于调节情绪,祛湿化痰则是减少体内病理产物的生成和积聚。 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这一综合调理思路后,不仅肝脏超声的脂肪沉积程度明显下降,相关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也出现改善,部分患者还反馈睡眠、消化状况有了提升。 脂肪肝并不总是“吃出来”的病,也不是只有体重超标才需要关注。真正的关键,是认识它、重视它,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干预。中医的调理方法,在防治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思路。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才是对身体真正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