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78年,彭德怀追悼会上,彭老侄女彭钢听到悼词后,提出了2个要求。   197

1978年,彭德怀追悼会上,彭老侄女彭钢听到悼词后,提出了2个要求。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因病溘然长逝。起初,他的骨灰以“王川”为化名,被秘密安放在成都东郊火葬场,这位开国元勋在彼时仍经历着一段隐秘的时光。   直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中央决意给彭德怀举办追悼会。12月23日,他的骨灰搭乘专机重回北京,于漫长等待后终归故地。   飞机抵达北京上空时,还特意绕飞一周,以示敬意,随后降落在西郊机场。追悼会于12月24日举行,由邓公亲自主持并致悼词。   邓公在悼词中对彭德怀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为“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并用“勇挑重担”、“廉洁奉公”、“关心群众”等词语概括他的品格和贡献。   这份悼词经邓公亲自修改审定。邓公着重指出,对于彭德怀在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理当给予公正且客观的评判,以彰其功绩。对于彭钢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追悼会,更是对伯父历史地位的正式肯定,为她后续的行动提供了勇气和依据。   追悼会后,彭钢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为彭德怀的冤案彻底平反。实际上,在追悼会之前,彭钢已经为此努力多年。   1978年,她曾写信给中央,详细陈述彭德怀的历史贡献和个人遭遇,请求重新审查他的案件。   这封信得到了邓公的重视,直接推动了彭德怀冤案的平反和追悼会的举行。追悼会的举行为彭德怀恢复了名誉,但彭钢希望确保伯父的历史地位得到全面公正的认可。   彭钢的第二个要求是关于彭德怀骨灰的安置问题。彭德怀生前曾表达过希望死后能回归故乡,与两位弟弟葬在一起的愿望。他的两个弟弟彭金华和彭荣华都是革命烈士,1940年因从事地下工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彭钢深切体悟伯父的心愿,追悼会甫一结束,她便积极向中央提出申请,期望能将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让其归葬湖南湘潭的桑梓故土。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需要经过中央的批准。直至1996年,彭钢所提交的申请方获正式应允。彭德怀的骨灰最终被移至湖南湘潭,与他的弟弟们安葬在一起,实现了他的遗愿。   彭钢与彭德怀的感情深厚。她从小失去父亲,被彭德怀抚养成人,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五年。   彭德怀对她关爱有加,甚至为她买了一辆蓝色永久牌自行车,方便她上下学。在彭德怀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期,彭钢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   这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使得彭钢在伯父去世后,毅然承担起维护他历史名誉和实现他遗愿的责任。   彭钢的这两个要求,看似个人行为,实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推动彭德怀冤案的平反,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公正对待,也是对一段历史的纠正,为后来更多历史冤案的平反提供了借鉴。   其次,将骨灰移回故乡,是对彭德怀个人意愿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叶落归根”的思想。   彭德怀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从百团大战到抗美援朝,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故事和精神,通过彭钢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能感受到彭德怀的伟大,也能看到彭钢作为亲人的责任和担当。 素材来源:2014-11-05 17:37:22 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评论列表

lilu16
lilu16 5
2025-08-29 16:18
彭总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