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红色土地上的法治“枫”景——华州区人民法院高塘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侧记

高塘法庭举办“法庭开放日”活动,学生参观该庭荣誉室。通讯员郝楠摄

华州区高塘镇,南依苍茫秦岭,北望悠悠渭水。在这片曾见证渭华起义烽火、浸染革命先辈热血的红色土地上,华州区人民法院高塘法庭如一颗法治基石,深深扎根塬区乡野。

作为华州区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高塘法庭深挖渭华起义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初心融入每一次纠纷化解、每一场巡回审判,为革命老区绘就了一幅法润乡土、红色传承的温暖画卷。

多元聚力织密基层善治“一张网”

2024年以来,高塘法庭在实践中逐步构建“法庭+派出所+N”联动机制:辖区内若出现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隐患,派出所第一时间负责信息通报与治安处置;法庭主导梳理法律关系、明确责任认定、把控调解方向;同时协调综治办、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实现纠纷靶向化解。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三家单位一起出面,把道理讲清楚,这事指不定闹成啥样。”当事人王刚的感慨,道出了联动机制的实效。一旁的张飞也连连点头:“本来我憋着一肚子火,没想到你们不光理清了欠款,还顺带给我上了堂普法课。”

这一机制的价值,在2025年初的一起纠纷中尤为凸显。曹小阳与李红民因民间借贷起争执并大打出手,随后闹至高塘法庭。法庭立即启动联调机制,协调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提前介入,迅速理清双方债务与赔偿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并现场开展普法宣传。最终,三方合力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并当场履行,既平息了当下的治安风波,更将可能引发深层矛盾的“导火索”熄灭在诉前。

截至目前,这条由法庭主导、高效运转的“共治链”已成功调解纠纷70余起。此外,法庭还巧用《诉情简报》作为辖区矛盾的“晴雨表”,精准捕捉哪类纠纷在“升温”、哪种风险在“积聚”,通过及时预警、靶向施策,为镇党委政府精准预防矛盾提供有力司法支持,推动基层治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扎实迈进。

创新赋能跑出案结事了“加速度”

“收到钱了!没想到法庭办事这么快!”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入账信息,当事人张三难掩惊喜。此前,张三因纠纷起诉他人,自身腿部残疾行动不便,而被告李四远在外地,双方沟通、参与诉讼均存在困难。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庭工作人员主动化身“云端桥梁”,通过电话、微信组织多轮隔空调解,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协议达成后,履行问题却让双方犯了难。“法官,协议都签了,能不能把保全账户解了?我现在周转实在困难,钱肯定一分不少给!”李四心急如焚。张三则眉头紧锁:“钱没到我卡里,保全绝不能撤,万一他变卦怎么办?”

为彻底打消双方顾虑,法庭在征得张三同意后,果断启用“调执一体”快速通道,直接从李四被保全账户中精准扣划钱款并给付张三。这一举措不仅及时兑现了张三的胜诉权益,更从源头上避免了衍生执行案件的产生。

2024年以来,高塘法庭积极探索调解案件直接执行机制,灵活运用财产保全扣划、督促当庭履行、现场监督执行等方式,已自主执结案件62件,执行到位金额120余万元,切实推动法律义务“及时清”“当下履”。

暖心为民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

一个朴素的农家小院里,国徽高悬、法槌起落,临时法庭就地庄严开审。乡亲们屏息凝神、倾耳细听……庭审结束后,年过七旬的当事人紧紧握住法官的手,声音哽咽:“我腿脚不方便,原以为这官司没指望了,没想到法庭能把‘公堂’设到村头,真是为我办实事啊!”这温情一幕,只是高塘法庭司法为民长卷中的寻常缩影。

在高塘法庭,“案结”只是起点,“事了”才是最终目标。结合办案经验与村情民意,法庭总结出“漏斗式”解纷模式:对邻里口角、小额纠纷等琐碎矛盾,耐心劝导促成息诉;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由法官助理提前介入庭前调解;对案情复杂、分歧较大的争议,法官在庭审后继续跟进调解,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入户上门、田间地头调解等方式,帮助当事人化解心结。这一模式既实现了司法资源的高效配置,更确保纠纷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实质化解。

法庭的为民情怀,更浸润在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自助立案服务,让群众诉讼“零距离、零等待”;“夜间法庭”“假日法庭”精准对接农忙群众需求,开启诉讼错峰模式;主动上门调解、巡回审判,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田间地头;举办法庭开放日、“三八”维权等主题普法讲堂,为妇女儿童撑起法治“保护伞”;云庭审、云调解、云送达跨越时空阻隔,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些点点滴滴的便民举措,织就了一张覆盖诉讼全流程、关怀群体的服务网,让庄严的法徽始终闪耀着革命老区特有的光芒。

近三年来,高塘法庭共审结案件658件,调撤率达78%,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持续保持“零发改、零信访、零投诉”的良好态势。

根植红色沃土,续写法治新篇。高塘法庭将始终以“踏石留印”的笃行精神,持续擦亮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亮底色,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为革命老区的发展稳定书写更加绚烂的法治答卷。(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