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老广爱白切鸡,但更应理智!

[火R][火R]作为一名热爱粤菜曾在湛江生活四五年的“老广”,对于湛江的白切鸡和鸭仔饭爱不释手,也深知白切鸡在广东人心中的份量。 [笑哭R][笑哭R]但是看到全进华这次怒怼评委不懂“白切鸡”的综艺片段,以及评论区一众跟风辱骂评委不懂货的评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爆炸R][爆炸R]我想说的是,广东人爱白切鸡,但更应该理智: [炸弹R]什么时候他能代表广东“白切鸡”了? [炸弹R]是鸡不行,还是个人厨艺问题? [炸弹R]为什么评委说“偏老、不够嫩滑”就是不识货? [向右R][向右R]如果将地方文化特色等同于个人技术缺陷,用地域身份遮蔽专业评判,本质上是拒绝成长的傲慢。 [一R]混淆概念,逃避责任[一R] [星R][星R]“白切鸡”的烹饪标准(鲜嫩、皮脆、骨带血丝)是客观存在的专业要求。并非一句“广东特色”就能掩盖技术失误。鸡老、硬本身就是火候掌控失败的铁证。将专业品鉴贬低为“不懂”,实则是用“文化差异”的盾牌,遮挡自己未能达到工艺标准的事实。 [二R]身份绑架,拒绝进步[二R] [星R][星R]声称“他们喜欢吃童子鸡”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优越感宣泄,试图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将理性的技术批评扭曲为品味的阶层对立。这种态度关闭了所有交流与改进的可能,本质是固步自封:不是我的鸡有问题,是你们的舌头有问题。这绝非真正传承地方美食文化者应有的态度,真正的传承者永远敬畏手艺,虚心接受反馈。 [三R]伤害的是文化本身[三R] [星R][星R]这种辩护实则在给地方美食“招黑”。它向外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湛江白切鸡就等于“又老又硬”,且不容许外人批评。这反而让人们对这道名菜产生误解,真正热爱并擅长此道菜且多年的技艺积累和口碑良好的商家,可能被这种偏执的狡辩所拖累。“白切鸡”又老又硬什么原因?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55
用户12xxx55 3
2025-09-05 18:38
湛江白切鸡是有嚼劲,会吃的知道那不叫硬,也不叫柴 那种软而无鸡味的(实际吃到的是调味料的味),会被嫌弃
feideko
feideko 2
2025-09-05 21:18
湛江本地人当然不觉得硬了,因为小时候经常啃甘蔗那些比较硬的东西,咬合力都锻炼出来了,就好比非洲那些部落人直接生吃猎物一样,但你试一下生吃看看你嚼不嚼得动,所以最适合大多数人口感的标准应该是广州那一带的白切鸡,用的是一百二十天到一百五十天的没生过蛋的母鸡,那个鸡胸肉也不会太柴,也有鸡味,我们广东的白切鸡想要推广出去,就必须要做适合大多数人口感的东西,而不是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因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像隆江猪脚饭一样,不就冲出广东了,说句实在话,不管是外省人还是外国人,最喜欢的广东菜都不是白切鸡,而是烧鹅乳猪早茶这些,这些才是得到全世界大部分人口感口味认可的菜品,而白切鸡只是粤语区的小众菜品,所以不要绑架每一个人都去认可你白切鸡,好似一旦不认可就拼命攻击,狭隘的很,人家麦当劳肯德基也没强迫你们去接受那些一个月的速生鸡啊,难不成你们一说人家肯德基鸡肉太嫩不好吃,人家肯德基就会拼命攻击你们,人家也没这么干啊。
心想士成
心想士成
2025-09-06 09:49
你叫一个乞丐吃鱼翅,它懂得欣赏吗?你叫一个文盲考清华,它懂得内容吗?说白了就是:对牛弹琴,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