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中老铁路,生态保护与交通运营间的精妙平衡

近日凌晨,中老铁路磨憨站到勐腊站区间的夜色里,15头野象从附近玉米地里走出来,慢慢朝铁路防护栅栏走近,最近处不到2米。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普洱基础设施段调度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马上通过中老铁路亚洲象预警体系察觉到异常情况,赶紧按下“红色警报”按键,无人机空中巡查、列车紧急限速等措施迅速落地,各环节无缝衔接、有序响应,使这场“人象相遇”化险为夷。这正是中老铁路在生态保护与交通运营间实现精妙平衡的生动缩影。

规划先行,绘制和谐蓝图。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一路向南到达老挝万象,沿途穿越山地、河谷、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段更是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早在设计时就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到工程规划里,把亚洲象安全保护作为重点考量因素,采用“延长隧道”“以桥代路”等创新设计,形成物理隔离屏障,专门为象群预留迁徙的生态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建设给栖息地带来的干扰,还在野象活动频繁的地段修建数十公里长的防护栅栏,采用“钢柔双态防护”技术,既能够阻挡成年亚洲象冲撞,又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做到铁路畅通和象群安全两全其美,为以后的运营期间和谐相处打好基础。

科技赋能,筑牢守护屏障。开通运营之后,昆明局集团不断探寻生态保护与铁路运营相融合的新路子,依靠科技创新塑造起一张张严密的防护网,中老铁路亚洲象预警系统在2024年12月上线之后,集成了“视频+热成像”这种双光谱的摄像机,还装有振动传感器,在象群活动期间24小时全程跟踪拍摄,能够做到实时监测和分析并自动发出警报,在调度中心里安排了值班人员全天时刻盯着屏幕,一旦象群靠近铁路达到500米以内,按照不同级别立刻启动降低运行速度的反应措施,结合沿途设置起来的声音屏障,智慧安防视频系统和巡防岗亭共同构筑起立体防护屏障,使铁路大动脉和野象群在科技保驾护航之下各自通行其道。

协同联动,奏响共生乐章。单凭一个主体很难形成长效保护合力,昆明局集团公司主动破壁,同地方政府、林业部门、沿线护象站搭建高效协同机制,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联合处置”工作闭环。这次野象靠近事件里,铁路部门及时通报象群动向,林业部门给予专业指导,地方力量做好应急支援,无人机巡查和地面防控同步推进,短时间内就完成风险处置。这种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动协作,汇聚起保护与运营的强大合力,使中老铁路变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案例。

从规划时的生态考虑,到运作期间的科技守护和多方合作,中老铁路既维持了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高效,又守护了亚洲象的栖息地,用中国铁路的责任和智慧,谱写了一曲交通建设和生态保护同步发展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