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守护黄土文脉~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榆林)建设成果展在榆举办

9月4日至6日,在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期间,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榆林)建设成果展在榆林市会展中心H7馆举行,展览以“展千年文化风采绘生态保护华章”为主题,集中展现了陕北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此次展览布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含有8个非遗技艺展位、42个非遗美食展位、31个非遗市集展位和15类非遗节目展演。走进展览现场,仿佛步入一座流动的陕北文化博物馆。欢快的陕北秧歌扭出黄土情韵,细腻的柳编勾勒出质朴的生活之美,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在展馆内收获超高人气。

“这是我专门为这次展会设计的十二非遗工坊元素贴纸,只要有人购买我们清涧煎饼,就可以获得一张贴纸,推出这个贴纸为了更好地互动陕北非遗,让更多的人爱上非遗,了解非遗。”省级非遗工坊清涧姐妹煎饼负责人刘璐说。

展区另一侧,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石雕、枣木雕泥塑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参展嘉宾驻足欣赏。憨态可掬的老农、气势恢宏的古城、寓意吉祥的瑞兽……一刀一凿之间,尽显民间工匠的巧思与技艺。

“这次来看展太让我震撼了,没想到我们家门口还有这么多极具艺术和质朴的东西,枣木雕是我第一次见到,我感觉他雕刻的就是根据木头的纹理精心地去处理,特别让我感动,希望这项非遗能走出榆林,走出中国。”市民刘成鹏激动地说。

据了解,榆林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718个、传承人1482名,初步构建起覆盖全面、梯队合理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近年来,榆林以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建设非遗传习所、展示馆百余个,支持开设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记者崔瑞妮白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