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韩国的女性已经彻底疯魔,从最开始的不谈恋爱,不结婚,到后来的不生孩子,不愿意和男

韩国的女性已经彻底疯魔,从最开始的不谈恋爱,不结婚,到后来的不生孩子,不愿意和男生发生关系,现在变成了不跟男性交流,甚至是不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兄弟说话,本来的初衷是为了争取更平等的权益,可却逐步变成了极端对立,甚至有人近乎于“疯魔”。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女性们只是想让生活变得公平一点。 无论在公司还是家里,大部分女性都感受到有些事并不是凭本事就能拿到的,比如同样辛苦工作,却总是比男同事拿得少,回到家还吃力不讨好。 时间一长,这些压抑不满慢慢在社会上蔓延,越来越多女性开始站出来说话,最初只是希望工作的机会多一些,家里的重担分一次,再也不要一味退让。 不过有些人的情绪越积越多,而社交平台各种声音混杂,有的观点就变得过于激烈。 慢慢地,那些要求平等的女性队伍里,开始有人喊出“不跟男性有交集更省心”,抵触情绪一点点因为网络扩散,影响到更多人的心态。 很快不想恋爱、结婚甚至不主动交流的观点成长为一种生活方式,连家里人也变得难以沟通。男性看到这些心里也不是滋味,双方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互相吐槽和猜忌,信任一点点流失。 现在看韩国年轻人的生活就能感受到这种悄悄的变化,公司招人时避免麻烦可能不愿意招聘女性,觉得政策带来的限制太多。 女生自己也觉得在职场里,不仅结果吃亏,机会也越来越少。家里聚餐时,气氛不再热闹,女儿对父亲或者兄弟变得沉默,有的甚至干脆成了陌生人。 有些学生选择只和同性组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曾经热闹的社区,现在见面连话都少说,大家小心翼翼,也没了往日的亲近。 韩国政府其实不是没想过办法,陆续推出了各种女性福利,比如生娃补贴、职场保护区,打算给大家减压。 但事与愿违,有些政策反而让企业更警惕女性求职,结果机会没增加,误解却更深。男性觉得他们负担也重,兵役没人替,心理落差也大。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家庭面对着高房价、职场压力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不敢多生孩子,生育率成了全球最低,老龄化问题一点点加剧,社会信任越来越稀薄,大家都怕受伤,于是越走越“独”。 其实说白了,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在社会压力下找自己的出路。可问题越闹越大,彼此质疑多了,沟通越来越少,结果就是谁也不愿意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