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影后诞生,外籍顶流尴尬,一席话引争议 2023年9月6日,演员辛芷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后第三位华人影后。她发表获奖感言时自称“中国演员”,引发全网讨论。同一时间,另一女星刘亦菲因国籍问题被网友质疑占据杂志封面C位。 辛芷蕾从小家境困难,父亲瘫痪多年,母亲无法工作。她十几岁就外出赚钱养家,后来进入演艺圈。2016年她曾自称“国际巨星”,当时被很多人嘲笑。但7年后,她真的站上了威尼斯电影节领奖台。她在获奖感言中说:“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做,像我一样实现。” 刘亦菲在某杂志封面拍摄中占据C位,但同期演员宋佳刚凭《山海情》获白玉兰奖,杨幂主演的《生万物》收视率很高。刘亦菲虽然流量高,但没拿过国内主流奖项。2024年她曾入围金鹰奖初选,但第二轮落选。白玉兰奖提名时,主办方还特意标注她的国籍。 辛芷蕾获奖后,人民日报转发她感言,强调“中国演员”身份。而刘亦菲作为外籍演员,参加国内活动时常被追问国籍问题。金星曾说:“加入外国国籍就代表放弃中国,拿不到国内奖项。” 辛芷蕾父亲生病后,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入行初期常被说“脸上有野心”,但她坚持演戏。2023年她凭电影《日掛中天》获奖,这部戏她拍了三个月,每天工作16小时。 杂志封面事件中,刘亦菲身边站的是宋佳、杨幂等近年活跃的演员。宋佳刚凭《大山的女儿》获白玉兰视后,杨幂新剧数据很好。但刘亦菲近作多为古装剧,近年没拿过奖。 辛芷蕾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从小想当演员,没背景没资源,只能靠努力。”她曾为演戏学武术、潜水,还考取急救证书。刘亦菲2000年就因《卧虎藏龙》成名,但近年作品数量减少,常被说“靠流量”。 威尼斯电影节是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中国女演员此前只有两人获奖。辛芷蕾的奖杯被视作华语电影的荣誉。而刘亦菲因国籍问题,即使作品好也难拿国内奖。 有人问辛芷蕾为什么早年敢说“国际巨星”,她说:“当时就想给自己压力,逼自己做到。”她现在每天仍会看剧本,学习表演技巧。刘亦菲近年更多参加商业活动,少拍戏。 人民日报评论辛芷蕾时,没提刘亦菲但强调“中国演员”的意义。网友说:“代表国家领奖,身份很重要。”有人翻出刘亦菲早年采访,她曾说“希望被记住演技”。 辛芷蕾从扛锅做饭到站上国际领奖台,用了十几年。刘亦菲从“神仙姐姐”到被质疑站位,也经历十多年起伏。两人选择不同路径,结果也不同。 电影奖项常看作品质量,但国籍有时成隐形门槛。辛芷蕾凭实力打破偏见,刘亦菲因身份被讨论。未来演员或许会更谨慎选择国籍,或专注作品质量。 获奖名单上,辛芷蕾名字后面跟着“中国”。刘亦菲名字后面有时会标注国籍。两人的选择,让行业看到不同发展路径。有人继续追求流量,有人专注作品,结果显而易见。 网友总结:“奖项不会骗人。”辛芷蕾用电影说话,刘亦菲靠流量维持热度。当被问及未来目标,辛芷蕾说:“继续拍好戏,争取拿更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