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为什么没有继续点这个科技树,在清朝末年依然处处挨打? 原始的黑火药和近现代意义的黑火药完全是两种东西。火药之间的差别,跟类人猿与人类的差别还要大,例如粉末黑火药和机制颗粒黑火药。 黑火药爆炸的实际威力,跟制备工艺,压紧和密封条件有很大关系。原始的黑火药爆速很低的,近似于爆竹呲花。同样的黑火药,威力要相差数倍。 原始黑火药的爆速只有200~300米/秒,而机制颗粒黑火药的爆速能达到550米/秒,二者相差一倍。 等到了无烟火药(硝化棉)、苦味酸(也就是甲午战争中日军使用的下賴火药),硝化甘油和TNT等猛炸药,爆速都能超过6000米/秒。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始终没能达到最佳配比,威力很小的。到了十八世纪,西方有了近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学的进步,才有了黑火药的最佳组配比率,也就是硫磺10%,木炭15%,硝石75%的最佳配比,是在明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而且,中国古代多是粉末黑火药,容易分层失效,而且威力不高。粉末黑火药只是简单的木炭硫磺和硝的混合物,很不耐储存和运输,杂质多,威力小。不过,很适合做烟花。 即使明末和清末的火药匠人发现颗粒黑火药更有优势,出现了一些颗粒黑火药,也是很原始的手工萝筛制作。 中国很晚才搞定了机制颗粒黑火药(清末),包括机器造粒和磨光工艺。材料纯度很高的机制颗粒黑火药,耐储存和运输,威力翻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