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让人释怀的话:“别怕自己有病,也别抱怨自己的命。实际上,只要不是要命的病,并不一定是坏事。 你看看身边那些人,有些人一辈子,不是这痛就是那痛,最后还活了八九十岁。有些人,从小就没有生过什么病,四五十岁早早就没了。 疾病不是人生的终结,它或许只是唤醒我们对身体的重视。在生命的起起伏伏中,心态才是最大的变量,心念一转,万念皆转。”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因为生病而担心,心平能愈三千疾,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更容易恢复健康。 弘一法师曾言:“生病并不是你做了什么缺德的事,也不是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老天才会惩罚你,而是你做了太多对不起自己的事。” 疾病从来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像一位沉默的提醒者,让我们在奔忙中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总把健康当作理所当然,直到某一天,身体的信号变得不容忽视,才恍然明白:原来最珍贵的,从来都是那些看似平常的呼吸、心跳和安稳的日常。 有人带着病痛活出了长长的岁月,也有人看似康健却骤然离场。这其中的差别,或许不在于病本身,而在于人如何对待病、如何看待命。身体的语言,需要被聆听,而不是被对抗;生命的节奏,需要被顺应,而不是被忽略。正如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万物皆有其序,健康不是一味地强求,而是温柔地共处。 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懂得与不适共存,与无常和解。他们知道,疼痛不是惩罚,而是身体的低语;不适不是失败,而是重生的起点。把病当作敌人,反而容易陷入焦虑;把它当作朋友,却能学会倾听与调整。这不是认命,而是更深刻地活。 心若从容,病也从容;心若紧绷,无病也痛。生活的艺术不在于避开所有风雨,而在于学会在雨中跳舞,在风中扎根。每一次的不适,都可以成为重新回归自我的契机。所谓“愈病”,不是单纯消除症状,而是找回内在的平衡与宁静。 因此,所以啊,活着最好的状态,不是不生病,而是带着觉知去生活——不辜负每一个清晨,不逃避每一次挑战,不抗拒每一种感受。身体会老、会病、会弱,但心可以始终柔软而明亮。在无常中安住,在脆弱中坚强,这才是生命最深刻的健康。
猜你喜欢
很霸气的一段话:“别人找你麻烦,你就给对方制造一个更大的麻烦,只有让他明白招惹你
2025-09-11
流水梦寒家
洛克菲勒说:“没事不要讲话,讲话只有三个的目的。第一个目的,讲了让别人高兴,如
2025-08-28
龙潜沧海待云归
要想吃肉,先喂猪;要想当官,先读书;要想日子过得好,埋头苦干不认输。
2025-08-24
龙潜沧海待云归
相信吗?蠢人最轻视独来独往的人。蠢人觉得独来独往的人是被人群排斥抛弃不喜欢的。
2025-09-10
瀞玥绯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