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4月,美国现任国防部长说,中国可以在20分钟内彻底摧毁美国所有的航空母舰,这不是

4月,美国现任国防部长说,中国可以在20分钟内彻底摧毁美国所有的航空母舰,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真实的战力,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攻击下,美国航母存活的几率为零,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美国一名高阶国防官员在军事能力评估中指出,从客观的战力推演结果来看,中国拥有在一刻钟多一点的时间里,就让美军所有航空母舰丧失作战功能的实力。 这一判断并非刻意渲染威胁,而是基于对双方现有军事技术与作战体系的专业分析得出的结论。 背后是深刻的军事理念变革,也印证了强大国防才是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基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不仅展现技术实力,更在为旧时代霸权逻辑划定新边界,其核心在于速度与不可预测的机动性。 作为中国火箭军装备体系中的关键反舰力量,东风 - 26 弹道导弹具备超远域打击能力,其有效射程可轻松覆盖 4000 公里以外的目标区域。 在突防性能上,这款导弹展现出极强的威慑力,末端飞行速度能突破 10 马赫大关,换算成常规速度单位即每小时 12250 公里。 从实战部署角度来看,若从中国东部沿海区域发起攻击,打击位于关岛周边海域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整个飞行过程耗时仅需大约 19 分钟,可实现对远海目标的快速精准打击。 而美军防御系统从雷达发现目标到 “宙斯盾” 完成拦截准备,乐观估计需 5 到 8 分钟,留给美军的实际反应窗口可能不足 3 分钟。 在美军面临的各类装备挑战中,东风 - 17 导弹无疑是最令其棘手的存在。这款导弹采用独特的乘波体构型,能够在大气层边缘实施类似 “打水漂” 的不规则机动飞行。 这种非常规的运动轨迹,使得美军当前列装的雷达系统完全无法精准推算其飞行路径,往往等到雷达勉强锁定目标时,防御系统早已错失拦截时机,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 从美军现有防御手段的表现来看,作为海上防空核心的 “宙斯盾” 系统,在针对高超音速目标的拦截测试中,成功拦截的概率始终低于 30%,实战拦截能力备受质疑;而海军此前寄予厚望、试图作为未来防御主力的激光武器,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能对无人机实现有限拦截。 若将其投入实战场景,即便面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火箭弹,该武器也难以完成有效拦截任务。 中国并非依赖单一武器,而是构建了 “远、中、近” 无死角多层次打击体系。东风 - 21D 负责将美国航母逼退至 1500 公里外实施 “区域拒止”;若航母退到关岛一带,射程更远的东风 - 26 可执行 “纵深打击”。 今年将亮相的 CH-AS-X-13 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由轰 - 6N 搭载,打击范围达 9000 公里,覆盖澳大利亚北部。 今年 9 月阅兵式上,四款新型鹰击系列反舰导弹亮相:鹰击 - 17 能在大气层内 S 型机动,鹰击 - 19 射程更远,鹰击 - 20 双锥体设计专攻航母甲板薄弱点。 这套贯通陆海空天四大领域的协同打击体系,正悄然为美国航母群布下一张致命的 “天罗地网”,面对这样密集的攻势,美军当前的各类防御措施,几乎难以找到有效的破解之法。 追本溯源,此乃两种军事哲学间的激烈碰撞。二者理念交锋,似惊涛拍岸,在军事思想的长河中激起层层波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战略智慧与思维格局。 长久以来,美国对 “以航母为核心” 的战略信条始终深信不疑,认定只要依靠由 11 艘超级航母构建的海上作战力量,就能稳稳握住全球海洋的控制权,实现对整片大洋的主导地位。 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承认,中国火箭军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对美国形成 “代差优势”,美军新型拦截弹至少 2027 年才能初步形成防御能力,未来两年美国航母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如同 “裸奔”。 这种差距源于中国投入: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在高超音速领域投入是美国的三倍,且拥有全球最完备科研体系,而美军该类武器测试超半数失败。 中国反复强调发展这些武器是出于防御目的。 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郑重表示,中国军队自始至终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以坚定之姿、无畏之态,为全球和平稳定贡献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这些导弹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它们所指向的,乃是妄图侵犯中国主权的外来势力。其存在,是捍卫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力量。 从东风 - 21D 到鹰击 - 20,中国国防力量步步进阶。每一次能力的进阶,都是对霸权逻辑最有力的驳斥,既印证着守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钢铁意志,也展现出为世界和平筑牢屏障的深厚底气。 这些防卫力量的存在,绝非为了点燃对抗的导火索,而是要向那些妄图凭借航母优势对中国施压的势力发出清晰警示:今日之中国,早已挣脱百年前 “东亚病夫” 的屈辱标签,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 信息来源:《美防长称中国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母 中国国防部回应》,2025-04-24 16:35·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