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的一番话,说出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声!九三阅兵结束后,9月6日,梁振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的一番话,说出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声!九三阅兵结束后,9月6日,梁振英表示:“中国⼈要继续过和平日子,必须强国建设,强国就要强军,使任何有意图、有野⼼再次侵略中国的其他国家,不敢轻举妄动、不敢放肆。”   9月6日,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体发声:“中国人要继续过和平日子,必须强国建设,强国就要强军。”这番话迅速引发共鸣,因为它道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九三阅兵刚刚结束,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还历历在目。那些先进装备不仅展示国力,更传递着守护和平的决心。梁振英敏锐地抓住这个时点,提出强军与和平的关系。   他特别强调,强军需要经济基础支撑。没有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军队即便一时强大也难以持续。香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为,可以贡献力量甚至做出牺牲。   为什么这话能打动这么多人?答案藏在我们的历史记忆里。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被迫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每一纸条约背后,都是因为军力不足而付出的沉重代价。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深深明白:没有强军,就没有真正的和平。   1840年鸦片战争,清军人数众多却惨败收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区区数万洋兵就能攻占北京,十余万清军竟无力抵抗。圆明园的大火和被割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都在诉说着一个残酷真相。   今天的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南海争端时有发生,一些国家不时制造摩擦。正是因为中国有了航母编队和精确制导武器,这些挑衅才更多停留在口头层面。   香港人对此感受更真切,回归前的驻港英军作用有限,回归后驻港部队切实履行防务职责,香港社会的安全感明显提升。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梁振英还点出了香港的独特价值,香港理工大学与航天机构合作研发空天推进技术,香港科技大学参与嫦娥任务技术支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贡献。香港凭借科研优势,正在国家强军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数据最有说服力,1952年中国GDP仅679亿元,国防装备只能依靠仿制。如今GDP超过126万亿元,东风导弹、国产航母、歼—20战机相继问世。经济实力的跃升,直接支撑了国防现代化。   更有意思的是,军民技术融合带来意外收获。潜艇的静音技术用到民船上,大幅降低噪音和油耗。量子通信从实验室走向实用,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安全水平。这种双向促进的效应,让投入更有价值。   台海局势仍然敏感,外部干预因素依然存在。火箭军的精确打击能力,海军的远海作战实力,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撑。这不是威胁任何人,而是保护自己的合理权利。   从近代屈辱到今日崛起,中国人用血泪换来一个教训:真正的和平需要实力保障。手中有剑,心中有爱,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梁振英的话之所以引起共鸣,正因为它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针对性。强军不是为了战争,恰恰是为了避免战争。这个道理,每个中国人都懂。     (信源:梁振英:中国人要继续过和平日子必须强国强军——看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