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印度怕是失算了,想挖坑让中国企业跳?宁德时代果断拒绝了印度提供的一系列最优惠的招

印度怕是失算了,想挖坑让中国企业跳?宁德时代果断拒绝了印度提供的一系列最优惠的招商政策——这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这些年印度一直希望能吸引全球高科技制造,政策上几年一变,只要有利可图就想把外资往自己地盘拉,可问题也就出在这,印度的政策说改就改,外企怕的就是这点。   印度的市场确实很大,人口多潜力看着不错,可做生意不能只盯着人多这点好处,过去几年已经有不少外资栽跟头,一些知名企业刚把工厂搬过去没多久政策就变卦,税收突然加码,土地审批一拖再拖,最后整得只剩麻烦没赚头。   技术上的风险也让人头大,像动力电池这种核心机密不是几道专利就能守住,大企业把工艺带到印度随时都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直接泄露出去,有不少行业里的人其实心里都清楚,没有靠谱的专利保护和制度,再好的东西放在这都随时可能被抄袭干净。   宁德时代在电池行业是巨头,市场和技术都不差,全球很多大品牌都想跟它合作,眼光自然也不会只盯着眼下的便宜。   宁德时代如今的策略说白了就是守住自己的优势,不给外部风险埋下隐患,他们在全球范围布局工厂都非常谨慎,不会为了一点眼前的市场利益轻易拿自己的技术做试验。   像是在欧洲投资建厂那是看中政策环境、法律保护和客户聚集地,长期的稳定和自身技术安全才是公司发展的命脉。   印度虽然不断抛出各种优惠政策看着挺有诚意,但在真正重要的知识产权、营商规则这些问题上并没有给出充分的保障,所以这些表面上的甜头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反倒成了一种风险警告。   不是中国企业不愿意去开疆拓土,主要是这些年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在印度已经有太多前车之鉴,好几个国际大牌公司在印度投资几年最终都是选择关厂走人,要么跟政策耗光了耐心,要么技术优势根本守不住,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靠冒险和赌运气,走稳自己的路维护核心竞争力,保护研发积累和市场话语权是大方向,对于印度这种反复无常且难以控制的市场,宁德时代的果断其实也是现在中国高科技企业成熟的标志。   只有守住优势才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这种清醒比什么激进扩张都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