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辽宁沈阳,96岁抗美援朝老兵参观士兵训练,看到士兵手中的枪,露出羡慕的表情,他拿起现役装备说道:你们的枪我都没用过,没有这个幸运,羡慕你们!当他拿起枪的那一刻,梦回当年! 前阵子在沈阳,刷到网上发的一段现场视频,没看半分钟就忍不住红了眼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就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站在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年轻士兵中间,眼神死死盯着人家手里的步枪,那模样比孩子看到心仪的玩具还要专注,又藏着说不出的复杂滋味,后来才知道这位老爷子已经 96 岁了,是当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 那天天气挺好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年轻士兵们正在训练,步伐整齐,喊口号的声音特别亮,透着一股子蓬勃的劲儿。 老爷子是跟着社区组织的活动来参观的,他走得有点慢,得靠着旁边人轻轻扶着,背也有些佝偻了,但目光一直没离开过训练的士兵,尤其是他们手里握着的枪,一开始他就站在边上看,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点点头,好像在琢磨什么。 直到训练间隙,有个士兵注意到他,知道他是老兵特意走过来,笑着问要不要看看手里的枪,老爷子愣了一下先是往后缩了缩手,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又像是怕碰坏了,停顿了几秒才慢慢伸出手。 那双手特别瘦,皮肤皱得像老树皮,指关节也有些变形,刚碰到枪身冰冷的金属时,明显抖了一下,然后才稳稳地握了住。 他把枪轻轻掂了掂,眼睛凑得特别近,一会儿看枪口,一会儿摸枪身的纹路,看得特别仔细,后来旁边跟着的人说,老爷子当时声音特别轻,像是跟自己说,又像是跟旁边人感慨:“你们的枪我都没用过,没这个幸运啊。” 就这么一句话没什么华丽的词,却让周围好几个人都悄悄别过脸偷偷擦了擦眼睛。 没人催他大家就安安静静地看着他握着枪站在那儿,风把他的衣角吹得轻轻晃,他的眼神慢慢飘远了,好像透过这支枪,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日子。 我没法想象他当时脑子里闪过的是什么画面,但想想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他们手里的枪哪有这么规整?听老一辈人说过,那时候条件苦,枪都是 “万国造”,德制的、日制的,甚至还有缴获来的旧枪,能有一支完好能用的就不错了,有时候打起来还得靠抢夺敌人的武器才能继续。 老爷子当年握着那些破旧的枪,在冰天雪地里啃冻土豆、喝雪水,拼了命保护家国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想过,几十年后自己能亲手摸到这么好的装备。 他握着枪站了好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在枪身上摩挲,像是在跟老伙计打招呼,后来慢慢把枪递还给士兵的时候,还特意擦了擦枪身,好像怕自己手上的汗弄湿了它。 坐下休息的时候,他还一直回头看那些整齐摆放的步枪,嘴角轻轻翘着,眼里却有点亮闪闪的,旁边人跟他说 :“现在国家强大了,装备越来越好了”,他连连点头说 “好,好啊,这样就好”,声音里带着点哽咽。 我后来又把那段视频看了好几遍,每次看到老爷子握枪的样子,心里都又暖又酸,他说的 “羡慕”,哪里是真的羡慕自己没用到好枪,更多的是欣慰吧。 欣慰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好的装备,欣慰国家终于不用再受过去的苦,不用再让士兵们拿着劣质武器去拼命,他眼神里的那些东西,是对过去的回忆,是对牺牲战友的念想,也是对现在好日子的踏实。 那天的场景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就一个老人,一支枪,一群年轻人,却比任何故事都让人泪目,这大概就是老一辈英雄最真实的样子,他们不怎么提当年的功劳,只把一辈子的牵挂,藏在看一支枪的眼神里,藏在那句轻轻的 “羡慕” 里。 看着老爷子的背影,我才真正明白我们今天的安稳,从来都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个像他这样的人,用青春和生命换回来的,这份记忆真的该好好记着,一辈子都不能忘。 (信息来源:沈阳日报——9月10日,辽宁沈阳。96岁抗美援朝老兵拿起现役装备,老兵羡慕“新兵”,你们的枪我都没用过。拿起枪的那一刻,梦回当年!